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中国  上海  未来    企业  政策  教师  系统 

养老机器人,何时进家门?

   日期:2025-03-24     作者:j4a6cb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keair.bhha.com.cn/mobile/news/9743.html
核心提示:  新闻背景:  辅助老人上下楼、随时提醒老人吃药吃饭、识别人类表情做出相应回应……近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养老机器人相

  新闻背景:

  辅助老人上下楼、随时提醒老人吃药吃饭、识别人类表情做出相应回应……近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养老机器人相关视频纷纷刷屏,不断打开人们对“智能养老”的新想象。

  养老机器人未来可期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4年底老年人口规模已经超过3.1亿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也希望自身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发展银发经济,能够更好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日益加重的养老负担,尤其是长期照护这一突出难题,对传统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目前仍面临服务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均、人才缺乏等难点痛点问题。诸多因素叠加,让社会上的“养老焦虑”逐渐凸显,甚至出现年轻化趋势。而养老机器人的出现,则为尽快打破这些困局带来了希望。

  着力打造产业新赛道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明确人形机器人2025年批量生产的目标,多地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研发;近期,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和“智能机器人”在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信号。

  从媒体公布的信息来看,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以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征为依据,细分功能与性能。从健康监测到紧急响应,从家务协助到助行外出,技术条款涵盖生活全场景。噪声控制、无障碍设计等细节,更显人文关怀——科技的温度,就在于读懂并能够照护每一道皱纹下隐藏的不便。

  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养老机器人仍需跨过几大门槛:一是技术门槛,目前机器人主要承担简单重复类劳动,而在复杂场景下的自主决策、环境感知、人机自然交互、情感理解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推广门槛,相较于其他智能陪护产品,人形机器人目前还是一个“奢侈品”,只有把价格“打下来”,才能真正把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变现”。

  还需注意,为了获得便捷的老年生活,势必要将大量个人情况放到网上。若数据隐私遭滥用,温情可能变为枷锁;过度依赖机器,人际关系可能逐渐疏离。如何在效率与伦理间寻得平衡,如何在标准和个性中求取双赢,考验人类智慧。但只要方向定了,标准有了,发展中的问题将在更快的发展中得到解决。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南方日报)

  V视角:

  @浅酌散步:过几年技术成熟了,机器人也能提供情绪价值。

  @遂唐学步:好想有个机器人可以陪我走天涯。

  @万事:家庭最需要的是养老机器人,希望其价格能更亲民一些。

  @韩千叶:养老机器人,会成为新的三大件之一。

  @树曹:先好好挣钱。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本文地址:http://keair.bhha.com.cn/news/9743.html    康宝晨 http://keair.bhha.com.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