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轻快地跳跃在崭新的球台上,欢声笑语在精心布置的活动区回荡,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伴随着祖孙共读的细语……曾经闲置冷清的楼栋架空层,如今成了社区居民争相打卡的“幸福加油站”。
东渚街道各小区党支部以“领航者”姿态,汇聚多方力量、盘活闲置资源、精准回应民生需求,绘就“全龄友好幸福景”。从“民呼”到“我应”,从“闲置”到“共享”,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幸福路径正清晰延展……
协同推进
凝心聚力惠民生福祉
“我之前就是在议事会上提了下需求想法,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实了。现在下班后,还有周末,我都会带孩子到8幢的架空层来打打球,锻炼身体,还认识了好多新邻居哩。”熙境云庭小区居民张先生刚打完乒乓球,不由感慨道。健身设施的完善,让居民的休闲生活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更拉近了邻里间距离,融洽了小区的氛围。
小区变样了,居民开心了,这是“民呼我应”的生动体现。在熙境云庭小区,党支部书记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并进入业委会,实现“三向进入、交叉任职”,强化了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效能。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小区党支部联动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以协同推进为径、从关键小事着手,回应群众期盼。今年以来,共召开6次协商议事会,通过“听诊”与“开方”相结合,精准解决了增设便民休闲椅、添置体育器材及景观桥边绿化增补等12个问题,将“急难愁盼”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用“小切口”撬动着民生“大幸福”。
青倾驿站
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
周六清晨,党员志愿者王老师早早地就来到“青倾驿站”,开窗通风、擦拭桌椅,精心布置活动场地。不一会儿,驿站里便热闹起来——理发区的爱心商户正免费为外卖小哥修剪发型,健康讲座区共建单位的医护人员耐心讲解穴位按摩技巧,积分兑换区前居民们有序排队等候。在这80平方米的社区“会客厅”里,欢声笑语不断,洋溢着温馨愉悦的氛围。
为破解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积极性不高的难题,青山绿庭社区第一党支部以“青山积分体系”为抓手,通过“积分存折”将群众参与治理与服务的18类事项量化,居民所得积分可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或特色课程服务等。党支部牵头共建单位、物业、热心居民等组建“竹蜻蜓”志愿服务队,由党员志愿者自发带头轮班驻守,组织便民市集等活动,带动居民参与热情,志愿服务队人数一年增幅近50%。从爱心义诊到公益理发,从“青山科普团”到“长者课堂”,每月不断地特色活动已惠及居民800余人次,党建引领勾勒共治共享的新图景,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小区“当家人”。
清风书屋
闲置空间变阅读阵地
“以前孩子放学总要看电视看手机,现在楼下有了这个书屋,一放学他就爱来这里,看课外书还能结识新朋友,真挺好的。”傍晚时分,刚带孙子阅读完的胡奶奶往家里走去,难掩高兴之情。这处利用架空层闲置空间改造而成的“清风书屋”,已成为小区新的打卡点和滋养居民精神世界的幸福港湾。
为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绿湖社区第二党支部决定盘活瞰湖花园三期小区闲置资源,通过组织业委会、物业、共建单位等多方协商,建成“清风书屋”文化阵地。首批配备500余册涵盖各年龄段的图书(其中居民自发捐赠300余册)。建立“党员轮值+居民志愿”的长效管理机制,书屋每周定时更新书架,定期举办“亲子阅读会”等文化活动,开放仅两个月就接待居民超800人次,真正让书香浸润社区。党支部还统筹改造了儿童游乐区、居民议事区,升级老年活动室设施、翻新健身器材,将原本闲置的架空层系统打造成集议事、阅读、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
接下来,东渚街道将持续小区党支部功能,用行动将“闲置”变为“共享”,将“需求”化为“幸福”,一笔一划,描绘着触手可及、人人可享的幸福图景。(轲晓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