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29日,北京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正面交锋中,北京广播电视台众志成城、全力抗汛,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建跨部门报道团队,全天候、多平台、立体化传递汛情信息和防灾知识,用专业与温度构筑覆盖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堤坝”,充分体现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北京广播电视台上下一心、全力以赴,直接投入报道近500人,频道频率端播发汛情相关新闻、专题、连线、口播等约1750条,新媒体平台发布北京暴雨图文、视频报道2100余篇,全网累计阅读量/播放量突破1亿。直面汛情挑战,北京广播电视台共推出直播14场,累计直播时长逾75小时,全台滚动播出应急字幕30条、近2万次,累计发布口播预警提示约970次,充分体现“全台一盘棋”的强大合力。
未雨绸缪奠基石
闻汛而动抢先机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北京广播电视台高度重视防汛报道,早在7月初就全面部署防汛报道工作,全台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严阵以待。7月7日,总编室在全台发布《北京广播电视台2025年汛期应急报道工作方案》,从系统规划工作机制、组织架构、人员调配,到报道视角、信息渠道、安全规范,构建立体化的防汛应急报道机制。
7月26日晚,北京市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7月26日23时,北京市水文总站发布洪水黄色预警。汛情就是命令!北京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启动台级临时指挥部和工作专班,派出精干力量赶赴一线进行现场报道;融媒体中心发布“征集令”,贺思浓、张高栋、康利坡、孙腾、赵博宇五位记者闻令而动,连夜赶赴怀柔,于7月24日凌晨发回报道,及时传递防汛一线最新动态。



(7月28日,记者武奕、张阳在黄松峪水库拍摄水库泄流)
7月28日,北京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总编室再次下发《北京广播电视台关于7月28日至31日北京汛情宣传报道专项调度安排》,将报道力量精准投放汛情最前沿。正是这种“谋在风雨前,战在浪尖上”的前置性部署,为后续报道赢得主动权,更在暴雨中筑起一道坚固的“信息堤坝”。
铁军鏖战显担当
风雨无阻践初心
本次汛情报道,北京广播电视台派出160名记者前往一线。面对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他们脚踏泥泞,肩扛设备,逆雨而行,义无反顾地冲向第一线。
7月28日,新闻频道中心记者杨洁、张虎肩扛物资,跟随怀柔消防队员徒步依次翻过老公营大桥、偏道子大桥和碾子湾大桥三座断桥,徒步11公里,最终进入碾子湾村,对被困群众救援工作展开报道。由于三处桥梁都被洪水冲毁,翻桥过程中,张虎的腿不慎被断桥处的钢筋划伤,杨洁的两个脚踝被靴子磨破。但他们不敢多停留一分,忍痛继续赶路。“新闻在现场才有价值”这句职业信条,再次被深刻印证。

(7月28日,记者杨洁、张虎跟随怀柔消防支队,徒步11公里突入碾子湾村)
北京卫视《向前一步》记者李小龙、焦建康,7月28日从密云太师屯镇转战不老屯镇。天未亮,他们便随公路局工作人员拍摄道路抢修。山路崎岖,车胎意外被扎,更棘手的是,当时陈家裕村信号中断,两人一度“失联”。为确保当晚暴雨特别节目顺利播出,两位记者徒步4公里,一边争分夺秒地坚持拍摄、采访,一边想方设法修好车胎,及时将无人机向陈家裕村空投物资的宝贵画面及采访素材传回后方机房。

(7月28日,记者赵昊、吴重柳在丰台区樊羊路积水路段现场)
新闻广播中心记者康利坡是全台第一批抵达受灾严重地区的记者之一。他踏着泥泞,辗转密云区石城镇东湾子村、密云水库、石城镇中心小学、石城镇镇政府等多地,采访消防救援、群众安置、密云水库泄流等新闻现场,发回现场视频53段、文字稿件8篇,完成视频直播连线5次、人物特写录音1条、深度文字1条,体现超强的“战斗力”。
疾风骤雨方显英雄本色。北京广播电视台有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新闻铁军。
雨幕如织千钧令
荧屏聚力护民生
北京地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北京广播电视台闻“汛”而动,各新闻栏目迅速启动应急报道机制,投入防汛报道。
7月27日,新闻频道《北京新闻》跟踪报道尹力书记前往密云区、怀柔区防汛抢险救援一线检查工作,创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1位的收视佳绩;7月29日,新闻频道《北京您早》对实时雨情水情监测系统、对平谷区8000余人紧急转移避险的现场报道,带动早间时段收视明显提升,北京地区单期收视1.17%,创2025年度节目单期收视新高;同日,《特别关注》报道密云水库泄流实况、平谷及密云区群众转移安置进展,关注地铁运营调整与北京西站旅客疏导措施,7月29日单期节目北京地区收视率1.46%,位列2025年度收视排行榜第2位;7月29日晚,北京卫视《向前一步》播出特别节目《暴雨中的守护》,聚焦路政、电力、通信、消防等多部门联合应急抢修塌方路段,讲述多部门联合作战、昼夜驰援的感人故事,北京地区收视2.92%,相较上半年同时段收视提升70%;7月30日,北京卫视《向前一步》播出特别节目《与暴雨赛跑的147小时》,采用“新闻报道汇编”“精彩短视频集锦”形式,整合多方素材,直击汛情救援现场,北京地区收视4.76%,是近四年来单期收视最高值。
7月31日下午,北京举行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公布本次暴雨中怀柔村干部尹春燕因转移群众失联。8月2日晚,北京卫视突破日常节目编排,于《新闻联播》结束后播出北京卫视《向前一步》连夜制作的专题报道《琉璃庙镇失联的村支书——尹春燕,二丫,我们盼望你早日回家》,展现尹春燕书记危急时刻“最后撤离”的担当。该节目北京地区收视5.43%,CSM媒介研究35城收视1.62%,同时段排名省级卫视第2位。接着,北京卫视继续播出新闻频道制作的特别节目《生命至上——暴雨中的营救》,真实记录北京暴雨的危急时刻,以及消防员、武警、基层干部挺身而出的感人场景。该节目北京地区收视3.71%,相较上半年同时段增长10%,同时段排名省级卫视第4位。
精雕细琢铸佳作
直播守望护平安
北京广播电视台还推出多场直播,实时传递防汛救灾信息,为市民提供权威、及时的应急指引。
7月28日9时,北京市水文总站发布洪水红色预警;12时,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新闻频道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于7月28日至29日推出特别直播《风雨最前线》,聚焦强降雨最新气象变化,6.5小时的直播通过实时画面立体呈现顺义区泄流情况、怀柔区武警解救受困群众等防汛实况。直播全网播放量120万次,微博话题#气象专家解读北京强降水成因#登上全国热搜,#北京暴雨中的逆行者# #直击北京暴雨第一线#等话题总阅读量近600万。
7月28日19时30分,北京时间新媒体传播矩阵同步推出19小时原创大直播《应对雨洪橙红警 众志成就我的城》,以“实时连线+慢直播”形式带来22个点位的现场报道和故宫、国贸等重要地标实时信号,生动展现政府与市民在极端天气下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众志成城。直播在北京时间、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百度、视频号6家平台的总观看量375.2万次,同步发酵的8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其中#武警官兵雨中连夜奋战加固堤坝#冲上热搜第三。
7月28日22时至23时,新闻广播晚高峰团队临时加播防汛特别节目,连线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及身处防汛一线的10路记者,向公众介绍防汛一级应急响应期间注意事项。节目收听率1.368%,环比增长超41%。7月29日7时30分至9时30分早高峰时段,新闻广播与交通广播并机推出《直击北京暴雨》特别直播节目,实时传递路况信息、防汛动态和避险指南,用声音的温度守护城市的平安,新闻广播收听率3.99%,环比增长7.37%;交通广播收听率5.132%,环比增长21.76%。
听听FM以“稀缺视角”为突破口,实现雨情报道的场景创新,将直播点位设置在北京银泰中心柏悦酒店61层高空,不仅直观呈现闪电划破云层、雨雾笼罩建筑群、地面车流在雨中穿行的立体场景,更让市民突破空间限制,“云端”俯瞰市区雨情与路况,形成“足不出户关注雨势”的沉浸式体验。该慢直播在降雨期间访问量8万人次。
融媒强效聚强音
方寸屏间系民情
本次汛情报道,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一系列新媒体作品,深入挖掘抗洪抢险一线动人故事,生动展现军民同心、共克时艰的感人场景。
例如,“北京时间”微博发布《#武警官兵雨中连夜奋战加固堤坝#“两不怕”的口号响彻夜空!》,生动刻画武警官兵在暴雨如注、夜色深沉的危急关头,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誓言奋勇固堤的感人场景,既彰显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更传递深厚的军民鱼水情。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1130万,登上全国热搜第三,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法治进行时”抖音号发布短视频《与泄洪赛跑 巩固堤坝12小时,01年战士趁中途休息时,晾晒满是雨水、汗水和沙土的靴子,“大家都没诉苦 干劲都很大”》,展现新时代青年官兵的钢铁意志、使命担当和乐观精神,收获21万点赞。另一条短视频《情况危急!直升机转运临产孕妇,密云区大城子镇下栅子村,一名孕妇即将临产被困村内,消防员将其抬至空旷地段安全转移》,真实记录消防救援人员将孕妇安全转移并及时转运的感人场景,生动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收获16万点赞。
“北京卫视向前一步”微博原创发布《#直击北京洪水#2025暴雨中的守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镜头语言——托举老人的坚实臂膀、传递物资的接力长龙、泥泞中奋战的铿锵脚步,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具象化为一个个充满张力的瞬间,彰显新时代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核,视频播放量1600万,点赞转发超8万。
新闻广播推出《北京密云:特大暴雨中的生命守护》《密云水库:一场特大暴雨之下的抢险较量》《被洪水冲走的怀柔村支书“二华”,发来的信息还存在村民的手机里》《一千根玉米,一场守望接力》《暴雨中筑起“安心岛” 密云区石城镇副镇长崔迪的22个小时》《他们用铲车和冲锋舟,载回上百个黎明》等多篇独家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其中,独家报道《一千根玉米,一场守望接力》聚焦本次洪水灾情严重的地区之一——密云区太师屯镇,洪水导致农民严小立家50亩沿河种植的鲜食玉米销售链中断、产品滞销,众多热心市民积极购买、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报道发布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官方公众号迅速转载。随后,在主创团队的协调和帮助下,北汽集团采购严小立家10万根玉米和5吨蜂蜜,总值40万元,解决其燃眉之急。
暴雨终将停歇,但新闻人的脚步永不停止。北京广播电视台2025年防汛报道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应急报道实践,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永远在于对时代的敏锐记录和对人民的坚定守护。未来,北京广播电视台将继续坚守主流媒体的责任与使命,以守正创新的姿态,为公众提供更及时、更温暖、更有力的新闻报道,用镜头记录时代脉搏,以话筒传递人民心声。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