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中国  上海  未来    企业  政策  教师  系统 

闲鱼上一张酒店游泳健身券背后,藏着一个惊人秘密……

   日期:2025-04-26     作者:n532eg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keair.bhha.com.cn/mobile/news/10317.html
核心提示: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当下,游泳健身成为不少市民的日常选择。然而,近日市民卢女士在闲鱼平台购买一家星级酒店游泳健身券的经历,却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当下,游泳健身成为不少市民的日常选择。然而,近日市民卢女士在闲鱼平台购买一家星级酒店游泳健身券的经历,却揭开了一个隐藏在低价背后的惊人秘密……


闲鱼上购买酒店游泳健身券,使用时因“冒用他人身份”被拒

据报道,近日,卢女士在闲鱼平台上以196元的价格,预订了2张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的游泳健身券。下单前,卖家强调“我这是非实名的”“酒店房号入场”。

不过,当卢女士一家抵达酒店健身中心前台报上名字后,工作人员在电脑上经过一番查找后却回复称“查不到”。卢女士当即联系卖家,卖家一边责怪她在抵达酒店前没有提前联系,一边紧急发来“5210”房号和“周某”的人名,要求卢女士在前台处报上房号和人名,还称“和泳池前台联系过了”。

图片
(图源:网络)

而在卢女士报上周某信息后,前台则称“周某已退房”。“刚退房也是可以游泳的”,卖家要求卢女士与前台交涉。随后,酒店前台要求卢女士提供周某的身份证后四位,闲鱼卖家又发来“4397”。这次依然未能奏效,酒店前台又要求卢女士的丈夫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冒用他人信息且被当场识破,令卢女士异常尴尬。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酒店当天的住客周某的个人信息已遭泄露,且被人出售用以牟利。

随后,卢女士拨打了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并质疑是否有酒店员工参与其中,泄露了住客的隐私信息。对此,酒店方面回应称,“不排除这种情况,目前已经报警,但涉及金额较小,恐怕难以请警方介入调查。”


出售酒店住客信息供他人进入游泳中心,已形成产业链

卢女士这番遭遇是个例吗?酒店住客信息被出售给他人冒用的现象普遍吗?

近日,法治网记者在闲鱼平台上搜索“五星级酒店游泳券”关键词,发现此类信息确实有不少。

其中,这种星级酒店的游泳健身券被描述为“非实名”预订,通常价格低廉,远低于酒店正常的消费价格。点进商品链接,一般会有相关“提示”:有的直接打上“不实名”“非实名”字样,在一些商品的说明中,更罗列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各大酒店的名字。

图片
(图为闲鱼一卖家兜售的各大五星级酒店的游泳券,“非实名”仅需55元)
法治网记者随机点开一个排名靠前、“卖家信用优秀”的商品链接,咨询卖家“买完如何入场?是给电子券吗?”。该卖家回复称,“不是(电子券),付款后会提供住店信息和名字,去游泳前台登记就行。”

图片
(图为法治网记者与闲鱼卖家的对话记录)
由此可见,闲鱼平台上确实存在着出售酒店住客信息供他人入场的灰色产业链。那么,闲鱼卖家提供的酒店住客信息是真实的吗?这些个人信息又是通过什么渠道泄露出来的?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提升住客的体验,星级酒店的内部设施大多采取登记房号信息的方式入场,所以在管理上会比较松,而这也给冒用信息入场提供了便利。也正因此,一些闲鱼卖家便“浑水摸鱼”,出售虚假的住客信息给消费者。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卖家进行“实时数据倒卖”,如酒店当天入住的某房客的信息被闲鱼卖家实时同步,这也让一些买家凭此得以顺利入场。

至于星级酒店住客信息的来源,有卖家声称,他的信息均来自一家合作的旅行社“旅行团名单共享”。另一名卖家则声称,自己平时是从事“酒店代订”业务的,即一些人通过自身拥有的渠道或者积分兑换等方式,为他人以较低的价格预订酒店房间,因此能够拥有住店客人的信息。

倒卖个人信息将面临哪些“罪与罚”?

闲鱼卖家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可能构成犯罪?如果泄露的住客信息来自旅行社或代订业务方,这些中间商的法律责任又该如何界定?

在接受法治网记者采访时,《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风和律师表示,根据刑法第253条和相关司法解释,卖家通过闲鱼平台出售酒店住客的房号、姓名及身份证后四位信息,属于典型的“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行为。

“该事件中,如果卖家行为满足‘非法提供此类信息达500条以上’,或‘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或‘导致酒店住客的人身、财产受损’等情形,即达到‘情节严重’的立案标准。”王风和解释道。

“若查实是旅行社或代订业务方泄露信息,无论他们是否直接参与信息倒卖,若未尽到信息保护义务导致泄露,均需承担刑事、民事及行政责任,且可能因‘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信息’被从重处罚。”王风和说。


律师提醒:消费者“明知故买”或面临法律风险

更令人忧心的是“集体无意识”。这些购买并使用他人信息的消费者,为了百元优惠或已游走在法律红线边缘。

法治网记者留意到,在闲鱼平台上,一些“非实名”星级酒店游泳券的购买链接评论区,“性价比高”“服务周到”等好评占比超80%,鲜有人追问信息源头合法性。

图片

如果消费者明知使用他人信息入场仍购买此类服务,会有哪些法律风险?

王风和表示,消费者明知所购游泳券需冒用住客信息(如房号、姓名、身份证后四位),仍主动使用该信息进入酒店消费,涉嫌构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行为,可处200-1000元罚款或10日以下拘留,并没收违法所得。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也可能面临相应处罚。

“虽然主要责任在信息出售方,但消费者明知信息来源于非法渠道,仍参与使用,将构成共同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王风和提醒道。


专家呼吁:酒店、旅行社、平台方均应加强内部监管

事实上,住店客人信息泄露被他人冒用进入健身中心的现象,在不少酒店已是公开的秘密。有工作人员直言“在工作中已发现多次消费者登记的是虚假信息,但有时候忙起来,确实顾不上。”

在接受法治网记者采访时,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表示,这一现象反映出酒店在管理上确实存在疏忽,酒店应当加强对内部设施使用的监管。对于酒店、旅行社等信息保管方,有必要加强巡查、举报等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同时,闲鱼作为电商平台,对于‘非实名游泳券’这类商品,即便无法第一时间从广告语言中甄别该商品是否违法,只要接到了用户举报或已经知晓此商品违法,就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主动下架或警示),否则将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张凌寒说。


来源:法治网研究院 作者李梦珠

本文地址:http://keair.bhha.com.cn/news/10317.html    康宝晨 http://keair.bhha.com.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