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0月10日,我国最早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会之一——中国气象学会在山东青岛成立。彼时的胶澳商埠观象台,各地参会代表共有16人,而申请加入学会的有团体会员6个,个人会员31名。那个积贫积弱年代,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先驱者就这样以“科学救国”为己任,开启了国人“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的漫长征程。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历史转瞬间来到2024年5月9日。这一天,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来自全国学界业界200余名代表参与会议。此时的学会已拥有近150家单位会员、4.3万余名个人会员。我国气象事业正在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与社会服务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楫扬帆。
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九届会员代表大会
百年间,中国气象学会历经创建时的艰辛、战争时期的辗转迁移、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发展,直至今天迈向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几代人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取得了推动民族气象事业和现代气象科学发展不可磨灭的成就。
中国气象学会所走过的道路,折射出中华民族气象事业发展的沧桑历程。一世纪风云激荡,一百年初心不改,且看百年学会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
为气象事业谋求发展,助气象科学实现进步
中国气象学会始终秉持科学救国、科技强国的理念与抱负,倡导爱国、敬业、求实、协作优良传统。学会成立之初,全国气象台站几乎由外国人掌控。学会成立后第一次理事会,便申请款项筹建测候所,发展民族气象事业。其后,会员们在多次年会上通过提案,积极推动在全国各地恢复和建设测候所,为后续全国气象观测网络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热情高涨的同时,却缺乏统一的领导。1929年的学会年会提出:“召开全国气象会议,统领全国各地各部门设立的测候所发展。”
然而,当时测候所分属不同机关,协同工作难以推进。为此,在1937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气象会议上,由中国气象学会牵头,联合青岛观象台、航空委员会、浙江省政府、江西水利局的代表,共同提出“要求成立全国气象行政机关的提案”,得到全体代表赞同。1941年10月,中央气象局宣告成立,中国气象事业“始有专司”。
在发展早期,中国气象学会积极团结广大气象同仁,对传播先进气象科技和学术思想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气象学会建立学术年会制度,定期宣读论文,传播交流最新气象科学进展。《中国气象学会会刊》作为当时中国人自行编印的唯一气象学术期刊,推动了我国气象学研究的起步。学会还积极发展会员和地方组织,通过联谊活动等方式加强各气象单位和学术团体的联络。
中国气象学会1962年年会暨代表大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气象学会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51年4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气象学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竺可桢为理事长,涂长望为副理事长。会后,学会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气象科普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文革”期间,学会与其他部门一样深受影响,学会活动陷于停顿状态。
1978年12月8日,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河北邯郸举行,这是经历“文革”后学会召开的第一次年会。大会的召开,使学会的各项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代。1982年,学会召开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年会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400多位代表共聚一堂,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在会上作报告。
1978 年年会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使中国气象学会的各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邹竞蒙先生利用学会年会这个平台,谈了他‘酝酿了很久’的气象现代化问题。他结合气象部门历史经验教训,阐述了为什么要搞气象现代化,气象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怎么实现气象现代化等问题。”学会原副秘书长庄肃明回忆。在当时,气象现代化的概念带给人们全新的认识,也为1984年1月全国气象工作会议通过《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作铺垫。
为适应气象现代化要求,学会对所属专业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增设一批具有新兴、交叉、前沿特点的学科委员会,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如今,学会共设有38个专业委员会和6个工作委员会,紧密结合气象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交通、金融、能源、医学等与气象密切相关行业,基本实现气象学科领域全覆盖。
学会密切结合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跟踪国际气象科技进展,及时调整和组织学术活动。在1990年,学会明确提出20世纪90年代学术活动的两个重点——气候变化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气象灾害和减灾决策,引领我国气象学术交流质量提升。
2003年,学会重建年会制度,通过设立交叉学科交流会场、青年论坛分会场、研究生专场和科学家自组分会场,组织气象仪器装备、期刊、科普展览等,将其发展为跨学科、跨行业、国际化的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至今共举办35届。
进入新时代,学会将学术活动与气象事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每年联合国家级气象科研业务单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气象探测、预报、服务等方面学术交流活动约50场,逐步形成了以年会、国际和地区交流、海峡两岸交流、区域和专题交流为主的分层、分类学术交流服务体系,全面支撑气象现代化建设、引导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学术期刊是学术思想传播的另一个阵地。中国气象学会始终高度重视学术期刊发展,自成立时创办的《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先后于1935年更名为《气象杂志》、1941年更名为《气象学报》,历经悠悠岁月而墨香犹存。1931年,竺可桢在《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发表《论新月令》,获得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抗日战争时期,《气象学报》仍竭尽全力维持出版,推动中国气象科学奋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1944年其刊发的涂长望、黄士松合著的论文《中国夏季风之进退》,率先提出季风进退的跳跃特征,对我国季风与旱涝关系研究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气象学报》是国内气象领域唯一的专业学术刊物。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气象学会会刊根据《气象学报》刊载论文,高度评价中国气象科学取得的成就。1987年,为加强国际交流,《气象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创刊,2007年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气象学报》逐渐发展为国内外气象界公认的顶级学术期刊。
1987年9月,《气象学报》(英文版)正式创刊。
如今,我国气象科技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各类学术期刊百花齐放。《气象学报》也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气象科学发展需求,探索数字化编辑出版模式,发展学术媒体矩阵,组建气象期刊联盟。始于2022年的“《气象学报》百年风云讲坛”,邀请百余位学界泰斗和海内外知名专家,聚焦气象科技前沿领域,分享真知灼见。在新时代,《气象学报》这一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百年老刊,依然在大步前行,去实现自己新的使命。
播撒气象科学之种,铸强科学普及之翼
2024年7月21日,一场以气象为主题的大型青少年夏令营在山东济南开营。“在夏令营中,我们可以领略齐鲁文化,学习气象知识,还能够与全国各地的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切磋。”一位来自青海的营员说道。
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活动于1982年开启,目前是全国学会中唯一一项连续举办40届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一起参观气象科普场馆,聆听前沿知识,欣赏祖国大美河山。一张张稚气的面庞,洋溢着收获气象知识的笑颜,正如百年前先辈们所愿。
1982年7月,在厦门鼓浪屿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
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质,是中国气象学会自成立以来便承担着的社会责任和重要使命。20世纪20年代,从哈佛大学归来的竺可桢等人便着手撰写气象科普文章,开办讲习班,奠定了学会科普活动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学会在《大众科学》杂志开辟“气象知识”专栏,创办《农业气象》半月刊,出版气象科普图书,组织编写《十万个为什么》气象分册,联合电影厂制作气象科教片,气象科普工作得到新的发展。
1963年竺可桢和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最成功的科普著作之一,为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物候学知识作出重要贡献。
1980年1月,学会在理事会下设专门的气象科普工作委员会,推动创办《气象知识》科普杂志、编写《气象知识丛书》、拍摄气象科教电影,气象科普成为与学术交流同样重要的学会支柱性工作。
1980年1月,为加强科普工作,中国气象学会在理事会下增设气象科普工作委员会。图为同年9月,中国气象学会召开全国气象科普创作会议
此后数年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等一系列具有学会特色的科普品牌活动相继创立。
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会积极推进气象台站对外开放和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并于2003年联合中国气象局在气象行业内开展首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迄今,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已有458家,每年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期间有组织地开放,成为气象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
进入21世纪,科普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重点转移到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上。2007年,学会举办了首届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经过16届的探索,该活动已经发展为国家多个部委联合主办、全国30 余所高校参与的全国性志愿者品牌活动,累计组织2.3万余名志愿者深入基层、农村、学校、社区,受益公众近1500万人次,为公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9年12月,在中国科协的倡导下,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成立。中国气象学会作为发起单位之一竞选成为常务理事单位,与联合体百余家企业、媒体、学会、高校、科研文化机构携手,踏上探索中国科普事业新模式、打造社会化科普新引擎的道路。
科学普及工作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年少时一次科普活动经历,也许就会将一颗气象种子悄悄埋在心底,待在未来破土发芽时与气象结下不解之缘。近年来,中国气象学会积极出台《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整体解决方案》、评选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组织校园气象科普嘉年华、举办校园气象科普论坛,遵循“汇聚、共享、合作、创新”的理念,创新构建气象科普教育的框架体系。
开启交流大门,搭建合作桥梁
大气无国界,气象科学的发展尤其离不开世界各地学者的交流互鉴。百年来,中国气象学会在促进海峡两岸和国际气象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会成立早期,蒋丙然、竺可桢等我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领军者便十分注重参与国际气象科学活动,通过多次参加泛太平洋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等,在国际气象学界发出中国声音,为中国融入世界气象科技体系作出有益尝试。
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国际环境影响,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气象方面的国际交往相对较少,气象学会通过民间渠道,与日本、缅甸、柬埔寨、巴基斯坦和法国等国气象界开展交流。
1972年,世界气象组织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气象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同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气象领域的交往也随之启动。1974年,美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约翰逊率代表团访问中国;1975年,邹竞蒙以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的名义率代表团回访美国。
1975年10月,邹竞蒙副理事长(前排左三)率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一行9人应邀访美,先后访问了美国气象学会等十多家气象机构。
改革开放时期,学会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发起和承办大型国际气象科技交流会议,推动国际气象界的广泛合作。
在开启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方面,学会也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海峡两岸几乎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中国气象学会通过邀请台湾气象界人士来大陆参观访问、建议台湾气象学会参加中国气象学会等,积极推动两岸“破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和地区交流、海峡两岸交流已成为中国气象学会学术交流平台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合作渠道更加畅通,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民间交流活动日益丰富。中国气象学会多次派员参加美国气象学会、欧洲气象学会年会及展会;热情接待美国、韩国气象学会来访并签署合作协议;积极主办、协办和参与众多国际学术交流活议。
2013年,中、日、韩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更名为“亚洲气象大会”。2022年,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韩国、日本气象学会协办的第三届亚洲气象大会成功举办。
气象是共建“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科技依托力量,中国气象学会以国家需求为己任,通过举办中国—中亚气象合作论坛等,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搭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桥梁。
2012年,中国气象学会、台湾大学共同举办海峡两岸气象防灾减灾研讨会,此次海峡两岸气象交流首次被列入国家级“海峡论坛”。自2012年至今,学会举办的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已连续召开12届,逐步发展为扩大两岸气象交流和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为两岸关系行稳致远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任凭历史风云变幻,时代洪流向前,气象科技工作者从未放弃更高、更精、更专的理想,而中国气象学会亦未曾停止对外合作交流、与世界携手同行的脚步。
建设科技工作者家园,托举气象人才摇篮
在学会百年发展历程里,涌现出多位蜚声中外的气象大师。在学会历任理事长中,有2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人曾连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2人获国际气象组织奖。竺可桢、涂长望、赵九章、叶笃正、陶诗言等前辈,不仅推动了气象科学的发展,更是孜孜不倦地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鼓舞一代又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勇向前。
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学会成立之时,我国气象人才极度匮乏。学会积极开展气象教育,推荐人才出国进修,以竺可桢、涂长望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组织培训班并亲自授课。
此后,学会始终铭记使命,致力于培养气象人才,为青年气象工作者成长成才铺路搭桥。1985年,学会设立“青年气象科技奖”,1986年更名为“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对35周岁以下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气象人才进行表彰。截至2024年,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共开展了17届评选,131人获此殊荣,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曾赞誉其为中国气象界最有影响力的奖项。
2008年,学会按照邹竞蒙同志的生前意愿,设立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奖励“在中国从事气象科研、业务、管理以及气象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等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气象科技工作者”。
2009年2月,在北京举行首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颁奖仪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会进一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从2015年起,学会启动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的推荐评审工作,加强对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科研成果的奖励。学会逐步建立起包含十余个奖项的表彰奖励体系,有效激励和带动大批气象科技人才成长。
学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为国家举荐高层次人才。经学会推荐,巢纪平、徐祥德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数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杰出科技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等科技和人才奖项中,也始终闪烁着杰出气象工作者和团队的耀眼光芒。
百年砥砺行,乘风再出发
自诞生之日起,学会便肩负着“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的崇高使命。一百年来,学会始终与民族气象事业同呼吸、共命运,见证了并推动了我国气象事业从分散到团结、从弱小到强大,凝聚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为促进气象科技进步和气象事业发展,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作出不朽贡献。
回顾百年发展历程,学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人民需求与不断提高气象科技、科普、交流、人才建设能力相统一,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立自强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相统一,走出了一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特色气象科技社团发展道路。
百年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会将在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气象科技工作者爱国、敬业、求实、协作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会组织而不懈努力,书写下一个百年更加辉煌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