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时报》记者留意到网友“成都芸希希”的留言,提醒大家在办理贷款时,“要谨慎选择网络平台,防止平台层层转包,在这个过程中一遍遍查你的征信,会把你的征信弄得特别花。”这可谓直击众多金融消费者的痛点。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明明自己从未有过逾期还款的不良记录,信心满满去申请贷款时,却莫名遭到拒绝;或是偶然查看征信报告时,发现上面出现了一些陌生机构的查询记录。其实,这些情况都与征信紧密相连,征信不仅关乎每个人的信用形象,更深深融入每个人的每一次借贷、消费行为之中。
事实上,记者在诸多场合也看到过类似的担忧,大家纷纷发出疑问:网贷真的会让征信出现污点吗?为何明明近期没有借贷,却被从未联系过的机构查了征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门向业内人士进行了咨询。
应当说,正规的互联网借贷平台按照正规金融机构的标准进行管理,整个流程合法合规。从本质上来说,从互联网平台借贷与银行消费贷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消费者能够正常还款,未出现逾期的情况,征信就不会受到影响。
那么,为何会有从未申请过贷款的机构来查我们的征信呢?这往往是因为复杂的借贷合同里“暗藏玄机”。记者注意到,在借贷申请环节,借贷合同往往暗藏着关于授权查询征信的条款,由于合同篇幅冗长、字体细小等因素,借贷人很可能在未仔细研读的情况下,在勾选相关选项时,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授权操作。还有一种更为隐蔽的情形,就是消费者在网上支付时,可能会点击“先买后付”等选项,这种操作如牵涉到类似贷款业务,其背后的资金方就有可能对征信进行查询。
这里我们要提醒消费者,如果在短期内有多家金融机构频繁查询征信,银行等放贷机构就会对该用户的信用产生怀疑,担忧其是因为在其他机构借不到钱才频繁申贷,如此一来,极有可能导致借贷困难。
如果出现了机构违规查询征信的情况该如何处理?作为信息主体,大家有权知道哪一家机构查了自己的信息。如果认为机构查询信息没有授权,属于违规查询,可以拨打电话4008108866进行征信异议申诉,也可以通过正规的异议渠道提出异议申请。若查实是违规查询,金融管理部门会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严格惩戒违规方。
征信记录是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我们感谢“成都芸希希”提出这个关乎每个人“经济身份证”的问题。同时,记者也在此提醒,在享受金融便利的同时,一定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征信。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要深知量力而行的道理,切不可被一时的消费欲望冲昏头脑、盲目借贷。一旦逾期还款,就会给个人信用蒙上污点,不仅后续贷款申请会受阻,就连日常的信用卡办理、租房、求职等诸多方面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让我们时刻铭记合理借贷、审慎维权,精心呵护自己的“经济身份证”,唯有如此,方能在经济浪潮中稳健前行,畅享金融带来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