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电影《731》将正式登陆院线。这部由导演赵林山耗时九年打磨的作品,以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暴行为题材,通过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语言,揭露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预告片特别提醒“未满18岁的观众请谨慎选择观看”,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怀,更彰显了对历史真相的敬畏与反思。

从已发布的预告片来看,《731》并未回避历史的残酷。影片中展现了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活体解剖、冻伤实验等暴行,画面触目惊心。这些极端实验不仅是对受害者的无情摧残,更是对人类尊严的极端践踏。导演赵林山通过严谨的历史考据和高度还原的场景设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恐惧与绝望的时代。
然而,正是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使得影片对未成年观众的心理冲击不容忽视。活体解剖等场景的视觉冲击力极强,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可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阴影。因此,片方的提醒并非简单的年龄限制,而是基于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历史教育方式的深思熟虑。
导演赵林山在采访中曾表示,为了真实再现731部队的罪行,他和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查阅史料、走访幸存者,并邀请医学专家指导场景设计。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符合历史事实,避免艺术加工导致的失真。这种严谨的态度,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受害者的告慰。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并未将重点放在血腥场面的猎奇上,而是通过这些极端暴行,揭示战争对人性的扭曲以及权力失控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导演希望通过影片让观众思考:当科学被用于非人道的目的时,它将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
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选择在这一天上映《731》,本身就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影片不仅是对731部队罪行的控诉,更是对所有战争暴行的警示。
对于青少年观众,片方的提醒实际上是在引导他们以更成熟的方式接触历史。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影片引发的讨论,帮助孩子们理解战争的残酷,培养他们对和平的珍视。同时,这也提醒社会各界,在历史教育中既要保持真实性,也要注重方式方法,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
《731》的上映,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呈现,更是一次对历史的集体回望。它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未满18岁观众的谨慎观看提醒,既是对青少年的保护,也是对历史本身的尊重。
当我们在银幕上目睹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时,更应思考如何避免悲剧重演。唯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走向和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