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中国  上海    未来  企业  政策  教师  系统 

真功夫 | 这些潜江“俏皮话”一出口,谁的童年DNA动了?

   日期:2025-08-11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keair.bhha.com.cn/mobile/news/10614.html
核心提示:在潜江市的乡野间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语言艺术↓↓↓歇后语这些凝练生活智慧与地方风情的语句历经岁月沉淀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

在潜江市的乡野间

流传着一种

独特的民间语言艺术

↓↓↓

歇后语

这些凝练生活智慧与地方风情的语句

历经岁月沉淀成为

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0岁的邵乐钧

作为潜江市第六批

市级歇后语代表性传承人

数十年来致力于

这份非遗文化的收集

整理与传承

用坚守诠释着

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图片


邵乐钧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自幼浸润在充满歇后语的环境中。村里老人聊天、田间劳作时,常随口道出各种歇后语,听得多了,他自然记在心里。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这句歇后语让我印象深刻。”日前,在走访这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时,他回忆道,“大人们会拿起家里的擀面杖比划,解释这实心棍子因无窟窿不能吹火,就像人对事情不了解、摸不着门道一样。”这种生动形象的表达,让他从小就对歇后语产生了浓厚兴趣,也为日后的传承之路埋下了伏笔。



图片
图片


为留住这些珍贵的语言财富,邵乐钧多年前便着手收集整理歇后语,但传承之路并非坦途。“起初,不少人对歇后语了解甚少、兴趣缺乏,老人记忆模糊说不全,年轻人觉得老话‘土气’,收集时遇到不少困难。”邵乐钧坦言。


不过,通过深入基层、与社会文艺团队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歇后语。“不仅有成年人前来探讨,孩子们也兴趣浓厚,甚至有年轻人尝试创作新歇后语,让这一传统语言艺术焕发新活力。”邵乐钧说。


谈及传承这项非遗文化的感受,邵乐钧用一句潜江歇后语形容:“瞌睡送个枕头——真是时候。”他表示,如今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为歇后语传承提供了良好环境,这让他充满了信心。


歇后语作为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语言,以含蓄幽默、诙谐风趣的特点深受喜爱,在潜江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茶馆的帮手——胡来”“国际警察——管得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都是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语句。邵乐钧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歇后语,让这份蕴含民间智慧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传承非遗文化

既是对历史的回望

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

邵乐钧的坚守

为潜江歇后语的传承

注入了动力

也让人们看到

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的可能

相信在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下

这些乡音里的智慧瑰宝

必将在岁月长河中持续闪耀


本文地址:http://keair.bhha.com.cn/news/10614.html    康宝晨 http://keair.bhha.com.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