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中国  上海    未来  企业  政策  教师  系统 

山水第二季度简报|绿意在夏,自然有声

   日期:2025-08-07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keair.bhha.com.cn/mobile/news/10511.html
核心提示:从和煦春日步入炎炎夏日不知不觉,2025年已经过了一半在此向大家汇报上季度山水的工作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社区保护·雪豹与草
图片

从和煦春日步入炎炎夏日

不知不觉,2025年已经过了一半

在此向大家汇报上季度山水的工作

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社区保护·雪豹与草原保护

嘉塘保护地种草实验

5月,嘉塘草原逐渐绿意盎然,又到了种草的好时节。通过前几年组织社区开展的草地恢复行动,已有二十余个原本是黑土滩的地块重新覆盖上葱葱绿草。为了进一步科学、高效地指导草地恢复的流程和技术细节,我们将一块面积约一亩、长满蕨麻的黑土滩划为实验田开展更加精细的种草实验。种草前一周,我们移除田中的杂物、收集牛粪作为基肥、撒施肥料、翻耕整地,为播种做准备。


5月30日,手工艺合作社的阿姐们来到山水嘉塘工作站,和我们一起进行“种草实验”。实验田被划分成16个小地块,大家试验了(条播/撒播)、种子处理方式(催芽/不催芽)、保温保水处理(有无地表覆盖物)、基肥种类(牛粪/牛粪+复合肥)等多种变量组合的种植模式。通过这些不同的种植方式,我们期望能够在秋季分辨出哪种处理能够获得更佳的草地恢复效果,以便在将来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提高社区草地恢复的效率。感谢香港乐施会对草原气候变化适应项目的支持。感谢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称多县人民政府以及蚂蚁森林等各方的支持。

图片

阿姐种草中

嘉塘草原猛禽繁殖调查

4-6月,嘉塘的猛禽开始在国家电网架设的人工鸟巢中筑巢繁殖,许多巢筐中都探出了毛茸茸的小脑袋。为了了解当地的猛禽对人工鸟巢的利用情况,以及猛禽的繁殖和育幼行为,在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每月1-2次的猛禽繁殖调查。通过固定样线调查结合无人机影像,我们关注的55个人工巢中今年已有22个被大鵟或猎隼用以繁殖,其中13个为大鵟巢、9个为猎隼巢。这55个人工巢中,有51个鸟巢有历史使用痕迹,历史使用率达到92.7%,显示着嘉塘草原的猛禽种群正处于欣欣向荣的状态。

图片

猎隼宝宝

索加防熊措施成效评估回访

4-5月,我们开展了索加地区的防熊措施成效评估回访调查,本次访问调查到14户2020年门窗加固防熊户和20户2024年新防熊户,累计访谈时长72小时,完成访谈记录34份。本次回访主要是通过对牧户生活基本情况、棕熊入户后相关行为、门窗加固设施使用情况和牧户对防熊的其他建议四类问题进行调查,了解近年来牙曲村内棕熊出现的情况和变化趋势,牧户生活方式和棕熊入户的相关性,以及铁皮门窗防熊措施的有效性(今年新安装的刀片门窗和电围栏还未涉及评估工作)。目前团队正在开展整个三江源地区防熊措施成效评估,索加地区作为三江源地区人兽冲突现状较为严峻的地区,本次的回访调查结果可为后续开展大范围的防熊工作提供有效样本和示范。

图片

棕熊抓过的铁皮门窗(右侧痕迹)

兔狲、雪豹、藏狐皮肤上线王者荣耀

在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和王者荣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围绕兔狲、雪豹、藏狐三种高原特有珍稀动物梦幻联动,推出雪原灵野生态保护系列皮肤,游戏内也同步推出守护高原三宝公益活动。4月13日,新华社客户端联合王者荣耀在嘉塘草原开启 “《策划干农活》高原特别企划”直播活动,策划、主播、电竞选手在山水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参与红外监测与维护、粪便样本收集、体验试验田播种等活动,亲身感受自然保护。4月,腾讯公益小程序同步上线了“守护高原峡谷的生灵”公益众筹,欢迎伙伴们支持我们的保护行动。

图片

社区保护·大熊猫与森林保护

大古坪保护地

自然教育导赏员培训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蚂蚁森林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与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植光自然教育机构合作,面向佛坪保护区及大古坪村的巡护员、保护区自然教育相关人员开展了第二次秦岭国家公园候选区-佛坪保护区社区自然教育导赏员培训。老河沟生态导赏员陈明会、毛艳两位老师,分享她们从村民转变为生态导赏员的心路历程和成长经验。在同行的鼓励下,经过解说词写作的培训后,大家带着真诚,勇敢上台,大胆开口,将标准化解说与自己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大古坪保护故事娓娓道来。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居民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家门口的自然故事,成为连接社区与自然、文化的桥梁。

图片

自然教育导赏员培训进行中

火溪河流域防熊电子围栏试点回访

在爱德基金会的支持下,去年我们与和平村、关坝村和小河村开展了防熊电子围栏的试点工作,旨在保护蜂农的生产活动及黑熊的生活环境(注:电子围栏只会使野生动物产生疼痛感,使得其远离被围栏处,并不会对动物或人产生实质性的伤害)。今年4-6月,我们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初步了解和跟进。在回访的蜂农中,大多数表示电子围栏确实发挥了防熊效果,并且减少了自己频繁巡查蜂场的管理压力。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电子围栏的安装与运维仍存在挑战:部分蜂场地形陡峭、布满巨石,安装和管理成本较高;旺盛生长的杂草以及动物活动扰动植被等因素,可能引发围栏短路;自然灾害如洪水亦对蜂场造成损害,影响围栏使用。截至目前,捐赠的21台电子围栏设备中,已有12台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守护了12户蜂农的数百个蜂箱,剩余设备将于下半年陆续完成安装。未来,我们将继续跟进使用反馈,进一步优化安装方案,并探索更适用于本地地形和生态环境的管理方式。

图片

电子围栏,远处是蜂箱

大熊猫国家公园三省联合巡护

5月19-23日,我们协助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举办了第九次大熊猫国家公园川甘陕联合巡护,来自自然保护地主管部门、检察院、法院、森林公安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与巡护员并肩作业,开展了覆盖岷山与西秦岭核心区域的10条巡护路线,累计用时132.5小时,总行程达200.6公里。此外,此次巡护队深入山脊、河谷与密林,发现野生大熊猫、四川羚牛等19种珍稀野生动物实体或痕迹178处,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痕迹24处,同时记录到1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本底数据。本次联合巡护共集结了三省43家单位,是联合巡护开展以来参与单位最多的一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联合巡护中来,践行“生态保护无边界”的理念。

图片

三省联合巡护二号线,摄/肖飞

社区保护·云南森林恢复与保护

滇金丝猴蚂蚁森林保护地

本季度,我们在五宝山保护地北部新增布设红外相机19台,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同时与巡护员合作完成保护地全部的红外相机数据回收与维护工作。此外,我们联合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邀请专家团队对保护地自然教育情况开展调研,初步梳理现状,探讨生态廊道区域推动生态旅游的路径与可行性。感谢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对保护地工作的指导,以及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蚁森林、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对保护地项目的支持。


在南仁萨勇保护地,5月,我们完成了全部红外相机的维护,新增4台设备,目前长期监测红外相机达到26台,并开展了针对巡护员的补充培训。结合社区希望面向公众和本村儿童开展自然教育的意愿,我们邀请专家实地调研并开展交流,围绕目标群体、活动设计和自然游戏进行了深入讨论,为社区未来自主开展相关活动积累了基础经验。感谢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德钦县林业和草原局对保护地工作的指导,以及蚂蚁森林、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德钦县白马雪山社区共管协会对保护地项目的支持。

图片

在南仁萨勇保护地收相机

记录鸟类334种的盈江观鸟节

5月,我们联合山水公益基金会支持协办了“中国犀鸟谷 美丽大盈江”观鸟挑战赛,来自全国17个省26个城市15支队伍参加了比赛。在60小时的有效时间内,队伍共观测记录到鸟类334种,同时记录到盈江鸟类名录之外的新鸟种毛脚燕,为盈江地区鸟类保护提供了新数据。本次观鸟比赛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以“观鸟经济与生态保护平衡发展之道”为主题的座谈交流,就盈江观鸟经济与生态保护平衡发展与专家沟通。本次活动得到中国绿化基金会、华泰公益基金会、华泰期货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图片

一路青山 生机森林

2022年,全球环境基金(GEF)启动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变革项目,5月,我们开始承担该项目的云南示范区能力建设工作,计划实现生态廊道建设和栖息地的恢复,提升机构和个人能力建设,加强对滇金丝猴和其他灵长类的保护。6月3日-5日,我们参加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大理云龙举办针对该项目的讨论会。会上,我们分享了云龙(五宝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科学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实践案例,并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理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参会单位,围绕生态廊道和栖息地恢复技术、环境社会风险评估、项目管理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目标、模式与具体实现路径。


此外,5月17日-18日,我们在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了志愿者自然观察活动。7位志愿者在导师的带领下,沿天池周边生态廊道进行自然观察,并通过自然互动游戏、保护故事分享、社区游览等活动,了解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及社区参与保护的意义。感谢中国绿化基金会和广汽丰田对一路青山生机森林项目工作的长期支持。

图片

志愿者自然观察活动合影

社区保护·雅鲁藏布

与雪豹研究保护

金钱豹首次现身西藏墨脱

本季度,我们完成71台次的红外相机数据回收工作,并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展昆虫、两栖爬行动物以及鸟类快速调查。此次监测数据记录到一只成年的公金钱豹,这一发现使得雅鲁藏布大峡谷成为聚齐了孟加拉虎、雪豹、云豹、金钱豹四种大猫的区域,也印证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感谢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以及中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感谢西藏自治区林草局、林芝市林草局和墨脱县林草局的指导,也感谢北京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以及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等诸多伙伴一直和我们一路同行。

图片

拍到金钱豹了!

社区保护·海南

热带雨林与海洋保护

霸王岭苗村社区会议

与科普解说系统完善

霸王岭的青山叠翠间,雨林民族世代栖居于此,与雨林共生共荣。本季度,我们来到霸王岭青松乡苗村,与村民共同探讨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可能路径。我们和社区共同梳理了村寨的自然教育资源,形成了村庄资源图与季节历。在社区动员讨论会上,我们与村民共同探讨了本村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展示内容,并进行了参与意向报名。针对妇女群体,我们重点动员了苗绣手工艺、民族歌舞、三色饭等特色活动的参与,以丰富文化体验。此外,基于前期青松乡资源调研,我们梳理并设计了突出其自然与民俗特色的宣传科普折页,计划面向当地社区居民和体验者发放。


同时,我们持续推动科普解说系统的完善。目前已完成鹦哥岭与五指山两个片区共24块解说牌的设计定稿,其中鹦哥岭片区的14块解说牌已进入制作阶段,期待最终的落地。感谢海南省林业局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会对本项目的支持。

图片

山水同事体验苗族传统头饰

世界海洋日

与会文镇滨海小学走进海洋保护

会文湿地的红树林和海草床,是“中国最值得关注的十大滨海湿地“之一。它们默默滤过海水、吸存碳排,不仅撑起了沿海村庄的“安全伞”,也为水鸟和贝类提供了温暖的家园。6月4日,我们与松鼠学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的伙伴一起,在会文镇滨海小学开展了一场海洋保护科普活动。这次科普活动结合了知识性与趣味性,通过互动讲解形式提升学校师生对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保护的认知。在科普讲堂,通过海草床生态功能讲解、濒危物种案例分享,引导学生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而在主题绘画与互动游戏板块,学生沉浸式地学习了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复合生态系统的价值。感谢海南清澜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文昌市环境保护局、会文镇人民政府的指导,感谢本次活动主办单位松鼠学堂的邀请,以及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与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

图片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玩游戏

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及公民科学

亚洲金融大厦防鸟撞改造

亚洲金融大厦紧邻奥森生态核心区,是候鸟迁徙路上的“必经之路”。2024年春季和秋季,腾讯防鸟撞志愿小组在亚洲金融大厦共记录到5起鸟撞事件,今年有员工亲眼目睹了2起信鸽撞玻璃不幸离世的事件。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腾讯志愿者发起,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北投集团支持的亚洲金融大厦防鸟撞试点改造活动正式开启,此次试点的位置位于亚洲金融大厦东南角外部走廊。这次活动有20余名志愿者参与,共完成改造面积50平米。感谢煌雅文化的支持。


此外,本季度,长三角春季鸟撞调查圆满结束。4月1日至5月19日期间,409位志愿者及团体共同记录了7361条鸟撞观测数据,其中98条记录显示鸟类受伤或死亡。最容易发生鸟撞的鸟类有灰背鸫(15起)、白头鹎、珠颈斑鸠和乌鸫,其它受害的鸟类包括暗绿绣眼鸟、红喉歌鸲、白眉鹀、红尾歌鸲、白腰文鸟、蓝歌鸲、山斑鸠、白鹡鸰、树麻雀、普通翠鸟、灰头鹀、白腹蓝鹟、冕柳莺、棕头鸦雀等。感谢每一位志愿者的辛苦付出,期待下个迁徙季继续守护这些飞羽精灵。

图片

志愿者们正在贴防鸟撞贴纸

与师生共同恢复校园小微生境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陆续与上海的几所学校合作,开展校园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升实践,探索城市OECMs(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的实现路径。在春花交替开放的时节,我们和上海市建平中学的同学们在校园角落的草坪,寻觅野生植物的身影。根据调查成果,同学们手绘并安装了科普牌,为乡土植物的保育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划定植物保护小区后,工人减少了割草频率,小小的一片草坪长出了几棵绶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而在苏州的西交利物浦附属学校里,同学们积极参与鸟类及传粉昆虫调查,探索校园农场野花带对传粉昆虫的支持作用,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学校老师更是组成鸟撞调查小组,积极观察和记录学校及周边的鸟撞情况,并向同学们科普鸟类救助知识。相关结果将汇总在西浦学校鸟类科普折页中,帮助更多在校师生了解、观察和保护身边的动物邻居!

图片

建平中学的同学们手绘并安装乡土植物提示牌

“上海城市自然观察主题

科普课程包”发布

5月,在蔚来Clean Parks的支持下,我们与上海林业总站、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蔚来Clean Parks面向公众共同发布了“上海城市自然观察主题科普课程包”。6月12日,志愿者钱彦芳老师将课程包带到一所“有貉小学”——闵行鑫都小学。课上,钱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涂色熟悉貉的特征,学习人与野生动物相处的“四不”原则,听孩子们分享自己和野生动物的故事。家门口的野生动物变成了课堂主角,孩子们学习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与动物的相处问题。“上海城市自然观察主题科普课程包”正在持续招收志愿者,如果你有意面向社区(居民小区或学校)自发开展科普活动。

图片

南京奥体中心乡土植物补种

去年春分我们在南京奥体中心的东北角种下了一片乡土植物,如今这片野地里的植物熙熙攘攘长成了大一片,吸引了无数传粉昆虫和鸟类驻足。在华泰证券的支持下,今年6月初,我们与志愿者们和养护团队共同完成了“野地二期”,大小志愿者朋友们还为新补种的植物手绘了妙趣横生的科普牌。本次补植的植物类型包括乔木、灌木、藤本、多年生地被,有落叶有常绿,有蜜源有果源,与周边现有的植物形成了连续的生境。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丰富地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种类,使奥体形成全年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吸引更多小动物停栖或久居。本项目由南京奥体中心、华泰公益基金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发起。  

图片

乡土植物科普牌

钱江源国家公园周边

农业生物多样性初探

5月,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苏庄镇唐头村迎来了油菜的丰收,准备开启水稻种植周期。我们邀请了14位村民朋友,经过专家的培训和指导,在受到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钱江源园区农村承包土地地役权改革政策管理的农田田埂上种植野花带,旨在提升田间生物多样性和尝试生物多样性友好的虫害防治措施。此外,为了观察地役权改革政策的效果,我们邀请了11位志愿者在5月底参与红外相机监测、鸟类调查、两栖爬行类调查等工作()。类似的调查还将开展数轮,期待更好地认识农业生物多样性,也期待更多社区居民、社会公众参与进来。

图片

志愿者们维护电线杆上的红外相机

自然观察数据平台

与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可再生能源护栏原则——能源、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研究研讨会

继2024年团队在COP16上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与生物多样性协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后,我们与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合作,撰写了《可再生能源护栏原则——能源、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报告的初稿。本报告调研了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生态和社会影响,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政策进展和金融机构管理实践,并进一步提出了“护栏原则”的基本内容,希望助力生态和社会友好型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3月18日,我们与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一起举办了可再生能源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路径研究研讨会,与能源、生态保护、ESG等多个领域的20余位专家进行了交流,收到针对报告初稿的广泛意见,并计划在充分完善后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发布。

图片

在北京的野鸭湖进行风机调研

林草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实现暨中欧 OECMs 政策对话研讨会

5月15日,"林草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实现暨中欧OECMs政策对话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学术机构、保护组织等多方代表、生物多样性领域专家及保护实践者参与本次会议,共同分享与交流中国与欧洲等各国在推动OECMs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探讨中国林草部门OECMs落地路径与策略。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围绕OECMs的赋能、识别、监测、报告及强化等关键环节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各方一致认为,OECMs作为推动全政府和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重要抓手,需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的双重优势,推动形成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保护体系。


本次研讨会作为欧盟资助、法国开发署实施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基金(CBF)支持的OECMs政策对话项目的启动会,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并得到了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山水公益基金会以及法国开发署的支持与合作。

图片

会议进行中

祁连山国家公园红外相机维护:

雪豹与豺的持续观察

在6月,团队来到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维护红外相机。我们在山脊等兽道上布设了监测点位,长期记录这里雪豹与豺的活动。此次共计维护21台相机并回收数据,其中20台有效工作,累计有效工作日4190天。从处理的22086条媒体中,识别出兽类5目10科22种,包括雪豹、豺、狼、西藏棕熊、兔狲、猞猁等;鸟类5目9科16种,包括金雕、大鵟、猎隼、雕鸮等。上一季度未能记录到的豺此次再次出现,期待每一次都能与它们相会。感谢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以及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支持。

图片

夜晚路过的豺

科学传播与培训交流

青山同行 江河共语

“一个长江”跬步伙伴交流会回顾

2022年,在华泰证券的支持下,华泰公益基金会携手山水共同发起“‘一个长江’青年环保行动者‘跬步’支持计划”。4月17日-20日我们在陕西省佛坪县大古坪村举办了第三期“跬步计划”的伙伴交流会,19位优秀的环保青年行动者相聚大古坪,从物种保护、科普教育、社区与社会、技术力量与保护区建设、能力建设与污染防治等角度与在场嘉宾及其他伙伴交流了保护故事及保护经验。在当地巡护员的带领下,跬步伙伴们还体验了大古坪村的自然教育徒步路线,参观了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观音山自然学校,领略了佛坪的自然风光。 在三天的交流中,我们见证了这些年轻人在环保领域所作出的积极贡献,也目睹了他们在迷茫后依然选择前行的坚定决心。相信所有守护自然的跬步,终将汇聚成奔涌向前的力量。

图片

跬步伙伴在大古坪保护地合影

国际雪豹保护工作坊——跨越边境,为雪豹构筑可持续的未来

4月25日-27日,由尼泊尔国家自然保护信托基金会(NTNC)主办的“国际雪豹研究与保护工作坊”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汇聚来自尼泊尔、中国、俄罗斯、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不丹9个国家70余位专家与在地工作者,围绕“雪豹研究与保护中的技术赋能”“全社会与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科学、政策与伙伴关系”三个主题展开交流。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爱德基金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作为技术支持方,共同参与此次工作坊。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呼吁各国开展跨境合作研究,识别雪豹关键栖息地、廊道和威胁,共同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从公民科学和AI模型应用两个角度,展示了技术创新助力雪豹保护的可能性;北京大学博士后、山水科学顾问李雪阳和李小雨分别分享了三江源雪豹评估的方法和社区保护案例。未来期待各国在更紧密的合作中,共同营造连通、可持续、有韧性的栖息地,促进雪豹与本土社区的共存与福祉。

图片

各国专家与在地工作者正在小组讨论

“豹在身边 多方参与助力雪豹研究与保护”研讨会

5月17日,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以“豹在身边 多方参与助力雪豹研究与保护”为主题的雪豹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楼举办,来自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国家林草局野生动物监测保护中心、保护地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社区与企业的5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雪豹种群评估进展”“雪豹调查监测进展”“多方参与助力雪豹保护”三个主题交流雪豹保护经验,推动多方协作。


5月18日,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由国家动物博物馆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豹在身边 三江源雪豹调查和保护公众分享会”在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我们带着《三江源地区雪豹种群调查报告2025(征求意见稿)》与广大公众分享。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的阿旺老师、阿坝县玛荣峒格生态文化旅游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周巴老师、觅蓝生态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创办人韩李李老师也各自分享了他们的行动与工作,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烈反响与提问。感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华泰公益基金会对本次会议和分享会的公益支持。

图片

与会嘉宾在保护生物学楼前合影

中蒙社区保护交流工作坊

5月28日,由蒙古环境与发展协会(JASIL)主办的中蒙社区保护交流工作坊在蒙古呼斯泰国家公园顺利举办,来自中蒙两国的民间机构、专家学者、社区成员和政府部门围绕“社区保护地、气候变化、生计发展、区域合作、牧业年以及UNCCD COP17”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山水分享了来自四川和三江源的社区参与保护案例,并与中外专家共同探讨昆蒙框架下的社区保护挑战与机遇。工作坊不仅加深了区域间的理解互信,也为未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中蒙伙伴合影

愿秋天来临之时

能和大家于自然中相遇

-下个季度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楼

电话:+86-10-62761034,传真:+86-10-62761035

Email: contact@shanshui.org

网站:www.shanshui.org

本文地址:http://keair.bhha.com.cn/news/10511.html    康宝晨 http://keair.bhha.com.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