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四周的枫桥街道马浜社区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圆满落幕。这项由马浜社区党委牵头、多方共建的服务项目累计服务32名青少年,开展素质拓展与实践活动120余场次,有效破解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困境,成为孩子们收获成长的“第二课堂”。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keair.bhha.com.cn/file/upload/202508/07/075212272.jpg" alt=""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keair.bhha.com.cn/file/upload/202508/07/075212462.jpg" alt="" />
精准破题:解双职工“暑期忧”
漫长的暑假对双职工家庭而言,往往意味着沉重的看护压力与难以调和的精力矛盾。居民李女士道出群众心声:“往年一到暑假就犯愁,既要担心孩子独自在家的安全,又怕他沉迷电子产品,请假太多影响工作,托付给老人也不是长久之计。”马浜社区党委精准捕捉这一痛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全面开展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该服务在暑期工作日提供全天候的集中看护与活动安排。这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去处,更从根本上缓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得以安心投入工作,有效破解了暑期家庭“带娃难”的困境。
多元构建:筑成长“实践台”
暑托班课程设计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着力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培养综合素养。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沉浸在趣味编程、科学小实验的思维挑战中,探索科技奥秘;也能亲手体验油纸伞绘画、传统剪纸等非遗文化项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社区环境美化志愿行动、小小银行家体验、基础急救知识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将公益意识与责任感的培养融入日常。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开设的情绪管理小课堂,则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助力其积极人格的塑造。这种“教育+兴趣+实践+发展”的融合模式,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多元成长空间。
社区搭台:聚服务“合力网”
马浜社区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的顺利运行与高质量保障,得益于社区党委、居委会的高效统筹与多方资源的深度融合。社区积极构建协同网络,链接周边中小学校的优质师资力量,邀请在职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提供阅读指导、艺术启蒙等专业课程。同时,在区教育局的专业指导与区团委的组织支持下,集结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暑托班日常管理,积极引导辖区爱心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输送物资与特色课程,牵头组建由本地大学生、退休教师及热心居民组成的多元志愿者团队,为服务落地提供重要支撑。这种“社区搭台、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整合模式,为服务的可持续性与专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马浜社区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通过精准聚焦家庭核心需求、精心构建青少年全面发展平台、高效整合辖区内外多元资源,为辖区双职工家庭解除了燃眉之急,也在社区层面探索出一条服务青少年暑期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新路径。这一实践充分体现了社区作为基层治理单元的温度与效能,用实实在在的服务回应居民期盼、解决群众难题,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与归属感。(王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