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A股市场在隔夜美股大幅回调的背景下,展现出独立韧性。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尾盘全线翻红,沪指收涨0.41%,深成指涨0.33%,创业板指涨0.19%。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4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38亿元,超2800只个股上涨。军工、小金属、猪肉等板块成为领涨主力,而AI医疗、光刻机等高位题材则延续调整。
军工板块:订单落地预期催化7连涨
军工板块近期表现亮眼,军工电子、军工装备等细分领域已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当日,、等多只个股涨停,、等上游企业涨幅超8%。
从基本面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军工装备订单批量落地预期强烈。国盛证券指出,军工电子作为产业链上游环节,受牛鞭效应影响,收入弹性显著高于下游。此外,欧洲等地区军备升级趋势明确,全球军工资产价格持续攀升,进一步强化了行业景气度。
资金层面,认为,当前市场“高低切换”策略占据主导。科创板等高估值板块依赖杠杆资金支撑,而军工等低位安全类资产因估值合理且具备产业确定性,成为长线资金布局的重点。
小金属板块:供需错配与金融属性共振
小金属板块同样走出7连阳,、等个股涨幅居前。锑、铋、钼等品种因出口管制及需求旺季影响,海内外价差持续扩大,成为推动板块走强的直接因素。
市场分析显示,小金属价格上涨受双重逻辑驱动。一方面,美元指数下跌增强了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另一方面,国内对战略金属的出口限制加剧了全球供需失衡。平安期货指出,锑、铟等小金属在半导体、光伏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长期需求增长确定性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再工业化进程中对电网升级的需求,进一步推高了铜等基础金属的价格预期。这为小金属板块的持续走强提供了宏观支撑。
资金动向:高低切换与主题扩散并存
尽管AI和机器人等高位题材出现分化,但资金承接力度仍存。易方达基金近期增持,后者作为PTFE材料龙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替代的关键标的,反映出机构对产业链细分机会的挖掘。
从ETF资金流向看,国防军工、消费主题等中位板块成为资金流入重点。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分化度已接近高位,红利指数股息率与利率差创近年新高,短期内价值与成长风格的再平衡将成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