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中国  行业  设备  未来  上海  企业 

探照灯好书3月十大翻译非虚构和诗歌散文发布

   日期:2025-09-22     移动:http://keair.bhha.com.cn/mobile/quote/11876.html

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变更

请将探照灯好书

不错过每一期好书推送


图片
图片


探照灯好书

3月翻译非虚构和诗歌散文书单



探照灯好书榜由探照灯书评人协会主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由资深媒体人张英、阅读推广人刘羿含等人发起成立,经过二十六位评委专业审读,每月评出10个月度好书分类榜单,在出版界、传媒界有一定影响。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5年3月十部翻译非虚构和诗歌散文(传记、非虚构、散文、随笔、诗歌),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QQ阅读






图片



翻译 | 访谈录

《巴黎评论·出版人访谈》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彭伦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

2025年3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张英(资深媒体人、探照灯主编)


作为世界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的经典访谈系列之一,本书将聚光灯投向了那些在幕后默默耕耘、塑造文学图景的出版人们。透过这些深入而坦诚的对话,读者得以一窥出版行业的内部运作,了解书籍从稿件到读者手中的各个环节。这些出版人分享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对文学的洞察、对市场趋势的看法,以及他们如何发掘和推广优秀作品的故事。这些访谈不仅充满了行业内幕,更展现了出版人对文学的热爱与坚持。






图片



翻译 | 创作方法论 随笔

《小说是什么》

[日]三岛由纪夫 著

陆求实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惊奇

2025年3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当我们谈论小说时,我们往往谈情节、谈人物、谈技法。但在《小说是什么》这本书中,作者三岛由纪夫抛开了这些传统的分析路径,像一位外科医生,更像一位哲人,直接切入小说的本体问题:小说,究竟为何存在?它在我们与现实之间,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


这本书不是写作指南,也不是文学史,它更像是一场深度的意识对谈。它追问小说与谎言的区别,思考虚构如何承载真实,探讨小说是如何成为一种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它不告诉你“如何写”,而是逼你思考“为什么写”,甚至“为什么读”。《小说是什么》不是提供答案的书,它是一束探照灯,照进小说的黑匣子,也照进我们每一个人的阅读动机与写作欲望深处。






图片



翻译 | 非虚构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1867-1959》

[新西兰]叶宋曼瑛 著

张人凤 邹振环 译

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2025年3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唐山(书评人、资深媒体人)


本书是著名出版家、商务印书馆创办者张元济先生的传记,在《牛津世界图书史》中,对张元济先生有较长篇幅的介绍,这说明,即使从世界出版史角度看,像张元济先生这样用出版推动国家进步、取得非凡成就的出版家,亦属凤毛麟角。张元济先生26岁时即科举成功,任刑部章京,且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录用,得以深入了解外交工作。与同年梁启超、蔡元培不同,张元济先生持救国之心,认同维新主张,却淡泊政治,与各派势力保持距离——他办的西学堂被称为“强学小会”,可他却从未加入强学会。戊戌变法失败了,张元济先生主持的西学堂却已升级为通艺学堂,即今北京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保留下的唯一成果。


时贤多在做减法,试图删削旧体制、旧文化、旧传统,以为除旧方能开新,张元济先生却在做加法,扎扎实实推进新文化,虽少了许多人间虚名,却实实在在有补于时。张元济先生能有此念,除世家文化培育出的理性精神外,也与张家世代藏书,“涉园”曾名满江南,惜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有关,这使张元济先生深知“百年之积,毁于一旦”的道理,而普天之下,绝无以毁代积即可成事之理。浮世关注善吼者,忽略了沉默的建设者,可吼叫成为习惯,一个民族就会沉浸在一味怨天尤人、幻想多于实干、因不能脚踏实地而反复受挫、越怀疑越批判便越蹉跎的恶性循环中。只有回望历史,才会惊叹张元济先生总能跳出浮躁相激的怪圈,虽多年收藏被日军刻意毁坏,虽战乱一次次打碎建设梦,张元济先生却总能保持清醒的方向,深知应在何处发力。


本书写于40年前,种种阴差阳错,迟迟未出中文版,今天再读,书中对戊戌变法等的认识已刷新,但它依然让读者心潮澎湃,这恰好说明,该如何建设这个世界、如何在建设中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如何超越浮躁的遮蔽,如何把握时代的真实需要……等等问题,仍在拷问着当代人,我们仍需从张元济先生的一生奋斗中,获得智慧启迪与精神激励。






图片



翻译 | 非虚构

《你为什么不离开我的生活?》

[美]薇薇安·戈尔尼克 著

蒋慧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

2025年2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张菁(《青年文学》主编)


《你为什么不离开我的生活?》,是作者戈尔尼克对自己和母亲之间关系的坦诚书写。彼此熟悉的母女,相互寻求和解,读者也在文字中找到同频共振。相互理解是一条很长的路,作为女儿,持续地渴望在母亲内心得到认同,两人在倾听中看到自己、看到对方,逐步接纳彼此都是不完美的人,感受其中善意的流转。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那些相似的情境,会在一个瞬间突然地让人面对自己,清晰内心。






图片



翻译 | 传记

《挣扎中的决断:竹内好传》

[日]鹤见俊辅 著

刘峰 译

光启书局

2025年1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张英(资深媒体人、探照灯主编)


“挣扎中的决断”精准地概括了竹内好一生的思想轨迹。他身处日本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面对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始终在思想上进行着艰难的抉择与探索。鹤见俊辅作为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细致地描绘了竹内好在学术研究、社会参与以及个人生活中的挣扎与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独立精神和深刻洞察力。






图片



翻译 | 回忆录

《鸟之云》

[美]安妮·普鲁 著

陈雍容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5年3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刘羿含(资深媒体人、阅读推广人)


安妮·普鲁是美国当代文学的璀璨之星,以其对美国西部风情的深刻描绘和苍劲有力的文字而广受赞誉。《鸟之云》是这位普利策奖得主的首部散文式回忆录,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在狂风呼啸、人烟稀少的怀俄明州建造家园所面临的挑战与乐趣。书中既有对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记录,也有对当地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你仿佛跟随作者一同踏上这片广袤而充满力量的土地,感受她与这片土地建立的深厚情感连接。






图片



翻译 | 随笔 自传

《“妄想”的产物》

[日]今敏 著

谢鹰 译

九州出版社

2025年2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日本动画教父”今敏,逝世已十多载,Z世代的年轻观众仍会为其超现实的手法,想象诡谲、迷雾重重的画面所打动。在《“妄想”的产物》中,今敏以创作者的自白口吻,深度揭示了其影像世界的构筑逻辑与精神图景。作为日本动画黄金时代的重要作者,今敏在本书中不仅梳理了其代表作《红辣椒》《千年女优》《未麻的部屋》的创作缘起与美学策略,更延展至对梦境、记忆、现实与虚构边界的持续探索。文字冷峻而富洞察力,充分体现其对媒介本体的自觉与对人类意识复杂性的敏锐感知。本书既是今敏艺术世界的导览图,也是理解21世纪初影像文化转型的关键文本。






图片



翻译 | 随笔

《我看见,我倾听,我思索……》

[意]吉奥乔·阿甘本 著

王立秋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雅众文化

2025年1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顾慧薇(资深媒体人)


作为一位横跨哲学、政治学、文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思想家,阿甘本的思考触及时代的很多核心议题,例如权力、法律、例外状态、生命政治以及艺术的意义等。书中文字兼具诗性凝练与智性锋芒,阿甘本以现象学式的目光重新锚定“看见”与“倾听”的本质——它们不仅是感官活动,更是主体与世界对话的哲学实践。当现代社会的技术理性不断压缩人类感知的维度,阿甘本提醒我们:真正的思考始于对生活肌理的触摸,唯有在凝视与倾听中,才能抵御存在的碎片化,重建思想的完整性。






图片



翻译 | 传记

《两个世界的英雄:革命年代的拉法耶特》

 [美]麦克·邓肯 著

黎英亮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5年1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唐山(书评人、资深媒体人)


谈到法国大革命,拉法耶特是无法跳过的名字,作为君主立宪派的主要代表,1791年法王路易十六出逃时被拘捕,拉法耶特选择了对抗议民众开枪,导致数十人死亡,此即“马尔斯校场屠杀”,这是推动大革命走向极端化的标志性事件。一年后,拉法耶特利用军队重建君主立宪政体,被巴黎人民起义挫败,他在出逃时被奥地利敌军俘虏,在牢狱中足足待了5年。晚年拉法耶特被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再度任命为巴黎国民自卫军司令,又很快被撤职。


过于戏剧化的人生履历,使拉法耶特看上去如跳梁小丑,但事实上,他曾被视为“两个世界的英雄”——两个世界指美洲新大陆和欧洲就大陆,在新世界中,拉法耶特曾任华盛顿副官,多次冲锋陷阵,他沉默寡言、为人正直,因军事才华与作战勇敢深得华盛顿等人的尊重,正是在拉法耶特的帮助下,法国最终决定支持美国独立战争。拉法耶特被奥地利关押后,华盛顿、杰弗逊、汉密尔顿、富兰克林等曾多方游走,助其恢复自由。美国独立后,拉法耶特在旧世界也一度被视为英雄,得到法国民众的欢迎,但作为贵族,拉法耶特地位尴尬,他既不认同法王的腐朽,也不同意民众的过度暴力。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拉法耶特试图找到一条渐进的路线,可他不善言辞,周旋在夸夸其谈的贵族与野心勃勃的民众领袖之间,渐失方寸。法国大革命初期三年,拉法耶特努力与各方达成理性解决方案,他深度参与了成立国民议会、发布《人权宣言》、制定宪法等重大事件,当拉法耶特试图与激情下的无序对抗时,他失去了革命派的信任,成了极左极右共同的“叛徒”,他的政治筹码立刻清零,他被污名化、小丑化,而每次挣扎,都变成敌手们的证据之一,最终拉法耶特也滑向了极端……


为何时代不能容忍中间派?为什么持理性精神者经常被视为“叛徒”?当中间势力消逝后,大众真的受益了吗?未来的拉法耶特,会不会也从中立走向极端?重读拉法耶特一生,常有时代进步了,但人性中的那些愚昧仍在之叹。一篇读罢头飞雪,本书之谓欤?






图片



翻译 | 随笔

《老头我,负责收拾一切》

[日]泽野公 著

小蛮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

2025年2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老头我,负责收拾一切》选择了一个几乎被忽略的主角类型:老年人。这本书通篇讲的其实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从早晨起床的十分钟清理,到耍无赖拿东西回父母家存放的儿子和倍受父亲鼓励的女儿,还有与不肯断舍离的妻子之间的矛盾与妥协。《老头我,负责收拾一切》无时无刻不从“老头儿”出发,很好地阐述了“清洁给我自由”的主题,与之对比的那些为物所累的日本人。作者本人是一位插画师,却反对冗余的物品(3000日元以下都扔),读来饶有趣味又有实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中文译者小萤有一种语言洁癖,她是我见到第一位写对“㞞”而不是用“怂”代音的译者。





欢迎读者关注“探照灯好书”微信公众号,留言、点赞、点“在看”并转发本文至朋友圈,支持你喜欢或者想读的作品。



值班编辑 | 海天湖

值班主编 | 顾慧薇

本文地址:http://keair.bhha.com.cn/quote/11876.html    康宝晨 http://keair.bhha.com.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