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3ulov6

http://keair.bhha.com.cn/com3ulov6/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先生
  • 电话:13439666002
曾奇峰:觉察抑郁情绪,拒绝精神内耗
发布时间:2024-12-03        浏览次数:8        返回列表
曾奇峰:觉察抑郁情绪,拒绝精神内耗 曾奇峰

11月20日曾奇峰首场线上交流会

曾奇峰:觉察抑郁情绪,拒绝精神内耗

*本文节选自曾奇峰老师的直播内容,主题为“觉察抑郁情绪,拒绝精神内耗”。

曾奇峰: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抑郁,觉察抑郁情绪,拒绝精神内耗。

现在因为疫情很多人也处在抑郁的状态中间,所以我们聊的这个话题跟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

我们先说一下跟情绪有关的生物学的基础。

我给大家用手势做一个简单的模型。大家看我现在做的这个动作,这是一个大概的大脑结构。

上面我的右手的手掌就代表大脑皮层,它管的是逻辑、认知、理性这样一些东西,而我的左手的拳头是代表情绪的控制系统,比如说脑干边缘系统海马回等等这样一些的东西。

我有时候在想:一个好的人生的状态或者是一个健康的人格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这就可以用刚才这个模型来回答,就是过上两个都充分运作或者是都饱满的人生。

言外之意就是,这样理想的人格状态,应该有丰富的情绪,同时也有很强的理性思维或者是理性的能力等。

但是很遗憾,很多人尤其是刚才我们说的在疫情这种状态中长时间封闭、没办法好好工作、见不到自己所爱的人就可能产生抑郁。

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

继续用刚才这个模型来说。抑郁状态的人,掌管情绪这个部分是活跃的,但是他的大脑皮层这个部分受到抑制。

如果这样的人做心理治疗的话,我们要对他做的事情就是激活他大脑皮层的功能,跟相应的情绪有关的认知部分。

请大家记住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是:情感=一种糟糕的感受+一个认知。

这个公式是可以套很多的情绪的。

如果从专业上来说,人类的基本情绪就三种,一种是抑郁,刚才我们已经提到过;还有一种是焦虑,还有一种是恐惧。

我们用刚才的这个公式来先套一下另外两种,因为抑郁今天我们会讲的比较多。

我们先说焦虑。

焦虑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绪。比如有人骂某一个人说他贩卖知识焦虑,意思就是你如果知识不足够多的话,那你就可能会完蛋诸如此类的样子。然后就可以通过贩卖知识来获利。

但是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我永远都觉得知识非常重要。

那么焦虑它套这个公式是怎么描述的呢?

就是焦虑等于一种糟糕的感受,这个都是一样的,就是都不舒服。它跟另外两种基本的情绪的区别就在于它后面的认知部分。再说一遍,是大脑皮层管的这个部分不一样。

焦虑的认知部分是怎么描述的呢?

就是糟糕的事情将要发生。这是一个时间轴的描述,跟我下面说的恐惧对比一下,恐惧等于一种糟糕的感受,加上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

我分别举个例子,比如焦虑,我今天晚上要跟这么多人聊天,我是感到很焦虑的。

认知部分就是我担心我讲课的时候糟糕的事情会发生。比如说我讲课的时候,有人通过什么高科技从前面摄像头那边射一个子弹出来,把我干掉了,或者是把旁边的主持人干掉了,然后我是一件谋杀案的目击者或者是受害者诸如此类的这些不可预料的事情。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了焦虑是对未来的一种糟糕的情绪反应。

而刚才说的恐惧是正在逼近的情绪反应,比如一条蛇过来了,然后感到非常的恐惧。

然后是抑郁。

抑郁是等于一种糟糕的感受,加上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这样一说大家都知道抑郁的指向是过去的。

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会反复提到刚才已经说过的这个公式。

再重复一遍就是人类有这样三种情绪,焦虑抑郁、恐惧抑郁是有一个关于过去发生的糟糕事情的认知,恐惧是现在,而焦虑是未来。

既然是一个觉察抑郁情绪的主题,那么我总结了 13 种觉察的方式。

具体的操作就是你假设自己是一个旁观者,来从外面看一看你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中间。

如果处在以下 13 种中间的任意一种状态中,你就是抑郁的。

这个时候我们又需要神秘一下,就是我们在使用抑郁这个词的时候,我们会针对以下三种状况:

一种就是抑郁的情绪,我心情有点不好,抑郁了。但如果是一次性的心情不好,比如说在路上看到有人吐了一口脏东西在地上,我们除了感到愤怒之外,也有一点为自己生活在这个环境中间感到有点难过,这个是不算的。

所以关于抑郁情绪,我们是有一个时间标准的,就是你长时间地待在抑郁的情绪状态中,超过两周,那我们就说你是处在抑郁情绪中间。

第二个使用的方式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抑郁位态,这个跟抑郁症完全不是一回事,它甚至跟抑郁情绪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那这个状态是精神分析的现代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人克莱因发明的。这算是他对我们人类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所做的伟大的贡献之一。

他把一个人的人格状态分成两种状态。强调一下,这个人格状态不是情绪状态,是精神状态。

一种就是所谓的偏执分裂类型,简称 PS,就是分裂和偏执两个词的组合的首字母的缩写。

它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你全错,我都对,我完全都是好的,你完全是坏的。反过来也是:我完全都是坏的,你完全都是好的。

这有一点像两个敌对国家打仗的时候,我是受害者,而你是施害者,就是你完全坏或完全好,跟这个状态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偏执分裂。

我们听刚才我的描述,就知道这种偏执分裂是一种糟糕的状态,是一种病理性的状态。而另外一种比较整合的健康的状态,克莱因就选择了抑郁这个词,就是抑郁状态。

所谓一个人的人格的成长,就是要让自己更短时间的或者是更快速地离开偏执状态,然后进入到抑郁状态。

所以抑郁状态在克莱因的这个体系里面,它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比较健康的状态。

这一点后面我会讲到,我现在可以提前讲一下这个,因为我觉得挺好玩的。

我们如果比较一下一个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成长的比较好的人格,就是那种所谓的儒者,就是孔夫子那一套。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他优雅内敛,然后是永远都可能没有情绪激动、歇斯底里那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有一点点像克莱因所说的抑郁位态的那种状态。

然后我们想一想一个西方的智者有可能跟东方的儒者的状态不一样。

西方的智者是好像很多人都是非常犀利,非常有活力,很外向的这样一种人,可以说是比较狂放的这种人。那么这种状态就比较倾向于偏执分裂位,但不是那种病理性的,而是靠近那种,这是一个连续谱。

西方的就是这样比较健康的人格,可能是比较靠近 PS 这种状态。这样比较让人觉得有一点有趣。

还有一种抑郁的使用的状态,就是抑郁症。这个大家都很熟悉,这是精神科医生给人戴帽子用的。

刚才说的我们还是总结一下,就是抑郁有三种用法。

一种就是抑郁情绪,就是我现在心情不好;第二种就是克莱因所说的一种人格高度整合的状态;第三种就是精神科的诊断抑郁症。

我们今天只说前两种,完全不涉及后面抑郁症的诊断。

意思就是你有以下13种的任何一个表现,我们只能够说你抑郁了,你情绪不好。而我们没有资格说或者说不够标准说你现在得了抑郁症。

这个请各位看官明察。好,我们一条一条的来。

第一条就是你作为旁观者的,你感觉到了自己心情不好。

弗洛伊德对这个有非常充分的描述,就是抑郁和哀伤之间的区别。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抑郁呢?

就是在我们遇到重大事件,遇到亲人丧失的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充分哀悼了,那么我们就不会抑郁。

这个是有差别的。就是根据刚才我说的这一点,大家就已经清楚知道,哀伤是一种正常的过程。

亲人去世,所爱的人离开了我们,当然是应该有情绪反应的,这个情绪反应被弗洛伊德命名为哀伤,这是正常的反应。

如果这个哀伤不充分,我一直都在体会弗洛伊德说的“哀伤不充分”,到底说的是什么?

这个说法过分的书面语,我现在告诉大家一个能够很好地理解他的这一句模棱两可的话的意思的那个解释,就是不死心。

比如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亲人去世了,我非常爱他,所以我没办法死心,就是我总觉得他没死,他还活着,所以我让我的认知在他到底死还是没死之间徘徊,那这样子他去世这个事情就没有完全被了断。

那么我们现在也就已经知道为什么在家里有人去世之后,我们要做仪式的原因,就是邀请一些朋友来喝喝酒来念一念悼词等所有这些事情实际上都是在向我确认,这件糟糕的事情真的已经发生了。

大家还记得刚才那个公式吗?就是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在我这样死了心确认了之后,我有哀伤而不会进入病理性的抑郁。这就把这一点是完全说明白了。

高梦妮(主持人):那其实这样的状况就是不仅仅是在亲人离世这样的可能比较重大的事情上面,是否在平时生活中的比如说我们的情感问题,就是可能已经分开了,但是其中有一方不相信或是不去承认,不去接受它,那是否也是没有去完全地充分地去哀悼的?

曾奇峰:非常好。实际上我们本来就需要把刚才所说的这些东西用在所有的丧失之上。

不仅仅是亲人去世,亲人去世是一个极端的情况。你刚才说的失恋这个也算。还有一点就是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的事情。

就是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已经来临,明天即将来到。这都是会让人觉得哀伤的事情。但是我们如果否认过昨天已经成了过去,我们还留在过去的话,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没有亲人去世或者失恋这种重大的情况下,我们仅仅会因为时光的流逝,也让自己处在病理性的抑郁中间。

所以梦妮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把我们对抑郁的理解不仅放在了重大创伤性事件上面,而且放在了日常生活中间。

这个后面我会讲到,中国文化实际上是有一点抑郁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文章古诗词都是在怀旧。这个我也提前跟大家说一说。比如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昨日之日不可流”等都是在哀伤,就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那么这些文字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但其实你在一本正经地告诉自己已经过去了的时候,就是你还在强调已经过去了,就表示还没过去,在你心里还在纠缠。

什么情况下是真正过去了?

就是你敢关注现在,关注未来。或者是换一种更加简洁的表达,就是你能够清晰地活在当下的时候,过去的就真的过去了。这就不是抑郁。

还有一个超级好玩的东西,就是只要是抑郁都跟自恋有关。 大家同样记住下面这个简洁的公式或者是一个思考的路线。

我们先说自恋,自恋就是夸大的自我,自体比较合适一点。

就是我认为我很牛,是这个世界上那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全世界都在关注我。比如我今天搞直播,有 80亿人听。这就叫一个夸大的自我。

我需要用这种把自己吹起来的方式,能让自己不抑郁。

就是好像我可以应对很多事情,好像大家都很爱我,好像我这是世界的中心,然后用这种有点自欺的方式,让自己能够好好地活着。

这个如果没有遇到重大事件的话,这样活一辈子也可以。但是有的人就是可能会有点倒霉,就遇到了一件靠吹牛也没有办法过去的坎。

这个时候这样吹起来的这个巨大的泡泡就被刺破了就瘪了。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抑郁的状态。

所以我们还是把它归纳成一句话,就是抑郁来自于夸大的自体的破碎。就是搞不定了。

那么如果我不把自己吹得太厉害,那就不会破碎,就是该干嘛干嘛。所以从这一点我们也看出来,抑郁跟它相反的情绪是一体两面,或者说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儿。

意思就是我实行夸大我很厉害的时候,本质上我处在一个跟抑郁相反的状态,就是躁狂。

躁狂的时候,我的抑郁是在背后,躁狂在前面,所以你看到的是一个躁狂的我,它掩盖了后面抑郁的我。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我搞不定一个坎,就会使这个事情翻转,抑郁就到了前面,然后躁狂就到了后面。

那跟这个同样有关系的还有一件好好玩的事情,就是关于谦虚骄傲诸如此类的。

当一个人过度谦虚的时候,有可能他是在掩盖他的自大,当一个人过度自大的时候,他是在掩盖他的自卑,这样就可以把事情都说得很清楚了。

当然我们在说自恋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说自恋分成两种,一种就是健康的自恋。一种是病理性的自恋。我们主要说的是病理性的自恋,它们分别也都是有定义的。

健康的自恋就是你吹过的牛都实现了,这就叫健康的自恋。专业的说法叫做不需要你通过你的自我功能的运作可以满足他,这个就叫健康的。

你随便吹多大的牛,你直到最后实现了,我们都说你是健康的自恋。就像有人说雷军、马斯克这样的人,他们吹的牛基本上都是实现了的。我们就说他们是健康的自恋。

病理性的自恋,就跟这个相反,其实你吹了牛,不能实现你自己的基本的需要。

比如说对金钱,对荣誉的需要都不能够被你的能力所满足的话,那么你就是吹牛,你就是病理性的自恋,这是需要被处理的。

还有一个对刚才我们所说的抑郁情绪的解释就是,它可能是一种的自我惩罚。

意思就是我这个人不配快乐,我只配每天都过着抑郁的不开心的生活。这个后面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又要再重复一下曾老师的千古名言,这有点吹牛了,我等着今天晚上抑郁去。

这个名言叫做万病源于未分化。

未分化就是我在和我的养育者的关系中间,我没有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我跟他们还有很多的重叠。就是我不是一个完整的我,这就叫未分化。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用未分化三个字来解释。

那当然被分化三个字,你把它解释为充分成长也是可以的。我们今天偶尔也说一下比较专业的术语,比如说像分化这样的内容。

那么我们看看抑郁是怎么个没有分化的状态。

它的意思就是我如果变得开心的话,我就相对于我的原始养育者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且我开心的时候就把他抛弃了。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有些人只能够共患难,不能够共富贵的原因。

富贵是我是我,你是你,两人相忘于江湖。这个时候我会觉得你抛弃我,或者是你觉得你抛弃了他。但是如果我们两个人都一起打仗,一起有共同的敌人的话,我们就可以团结在一起。

在我们的临床中真的是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

就是孩子如果一高兴的话,父母亲就会觉得被抛弃。所以这样孩子长大之后他永远不敢让自己快乐,因为他一快乐的话就有道德上的内疚感,感觉把爸爸妈妈抛弃了,甚至在潜意识幻想层面会有谋杀父母的感觉。所以他们不敢快乐。

在没有分化的关系中间,某一个人的快乐,实际上是罪恶。这个在我某一本集子里面专门写过一篇这样的东西。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

第一点我们就说到这。

- 好课推荐 -

课程含“曾奇峰65集初级视频”

3本精分书籍

5位导师倾囊相授

- 报名方式 -

第16期最新升级 开启报名

65集视频观看已开放

直播内容整理: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