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中国  企业    行业  设备  上海  未来 

大学生军事训练总结

   日期:2024-10-31     移动:http://keair.bhha.com.cn/mobile/quote/90.html

  关键词: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

大学生军事训练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209-02

  高校军事课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形式。但是,确有不少高校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军事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军事训练有时被当作一项“软指标”,随意应付;军事师资实力整体水平较低;军事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简单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保了军事课教学质量效果的最大化。

  一、新生军训时就开始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

  总结多年军训工作,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其爱国热情,增强其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真正目的。高校的军训组织者只有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才能使军训组织工作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一般情况下学生入学第二周即开始军训,除了对学生进行规定科目的训练以外,重要的是要对军事训练整体内容科学、严谨地设计,灵活地把握和调控。把枯燥的队列、内务等训练和军事游戏、竞赛、拉歌等联合起来,让军事训练既紧张刺激、有序规范,又趣味横生。让学生在军事训练的汗水与泪水中有所思,有所得。学生军事训练是在半军事化的状态中进行的,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军训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军训领导机构的指导监督职能和组织协调职能。二是要强化军训工作机构。实施军训计划的军训旅(团)的领导班子要构成合理,工作机构要精干、有力,真正把握好军事训练质量。三是要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高校军事训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包括详尽的军训计划总表和分表)等等要健全和完善,并保证按要求有序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优化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必须要有一支政治思想坚定、业务精湛的专、兼结合的军事教师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省教育厅)对军事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短期轮训要统筹计划,把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技能和辅助教学能力的提高,把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能力的提高,把教学水平和任教能力的提高等等作为所有军事课教师培训的重点。我校(学部)三名专职军事课教师(1名教授、2名讲师)很好地完成了军事理论教学任务,在新生开学之初,他们和当地驻军提供的10余名战士教官相配合,出色地完成了每年一度的新生军事训练任务,效果十分理想。这是因为我校将军事课教师纳入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高度重视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果。其他高校也可借鉴这一点,即:配齐德才兼备、热爱军事课教学的较高学历的优秀军事课教师。

  三、教学设计是对待军事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态度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军事课也一样,好的教学设计会激发学生对军事知识的无限向往。在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选择好当前热点问题,科学地设计那些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前卫、鲜活、精干性的内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和发展的,内容和知识的体系要与世界政治、军事紧密结合,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信息时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包含现代国防的内容,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教学内容该修改的必须修改,不适应时展的内容,该删减的一定要删减,新军革和当前我国周边的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该增加的也要增加。只有这样,军事课的教学内容才具有时代特征,更具针对性,新型国防观才能在大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比如可在教学中加入当今的军事实事问题,让学生在军事课上及时了解军事动态,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有机结合,把握学生的思想,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军事课的热情。

  四、改进教学方法是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要能使先学的知识为后学的知识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后学的知识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先学的知识的理解、巩固和熟练把握。(1)要体现完整性。《大纲》规定的军事理论章节相对独立,教员要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考虑内容的纵横联系,使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2)要体现综合性。建立集军事知识、国防观念、科技意识、思维开发于一体的科学教学内容体系,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充实和拓展。教学形式取决于内容,又反作用于内容:深入学生内心的教学内容,要求要有丰富的形式以及教学方法相配合,创造出一套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对一些课程内容比如抽象思维多、理论性强的,军事教师应采用提示和讲解为主,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得到发挥,学生只要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取较多的知识。对课程内容中常识性的知识,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军事教师适当行辅导进。还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利用媒体的信息优势,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网上答疑、建立公告栏以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生动形象、紧张残酷的战争场面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战争,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另外,还可通过辩论、选修课、军事电影欣赏、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情景创设、协作学习、商讨总结、主动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观点,体会生死存亡和民族盛衰。

  五、完善考核体制是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的指标要求

  考核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运用程度以及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这个过程只有通过考核来完成。如何完善考核体制呢?我们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形式,决定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其他单位亦可借鉴:考试内容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侧重理论知识。试卷的形式采取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侧重主观题,并要求主观题不得低于卷面分值的50%。考试成绩要求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平时成绩不低于30%。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理解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检查、对照标准及时改变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落实好质量标准和方案,把教学活动置于管理范围内和可控之中。建立严格的程序控制,按教学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控制。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它可有力地保证和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过程的质量和优化。

  归根到底,培养、造就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更是国家法律赋予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战略决策。因此,我们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国防建设的高度,国家人才培养的高度,认真对待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的健康发展,不断地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Z].

  [2]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

  [3]盖涛,曾凡勤,王中东.普通高校军事课教程[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

  关键词:高职院校;军训;军事训练;高职学生;对策

  引 言

  高职院校开展军训工作是国家《兵役法》、《教育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赋予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客观要求,开展国防教育,是让学生掌握军事技能,强化国防意识,为国防建设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战略举措。

  一、高职院校开展军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自信心理的培育

  部分高职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上高职院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觉得低人一等。他们需要有条件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需要有机会来获得自信。军训能够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这为他们重新培育自身健康自信心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军训使高职学生置身于军事化训练的浓重氛围中,通过认真学习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亲身体验军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军训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与无限忠诚;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高度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高职学生自觉养成诚实、守信、勤奋、敬业的良好思想品德。

  (三)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现在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生活依赖性强,独立性较差,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军训采用了军事化管理,使他们学会了服从命令,学会了自我管理,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军训中经常开展的检查、评比、竞赛等活动,强化了高职学生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使他们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含义。

  (四)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坚韧不拔意志的磨练

  军训采用的强化手段和实行的严明纪律,在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显著效果。军训严格的管理,要求他们象军人一样,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令行禁止,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军训通过“摸、爬、滚、打”等项目,磨练了高职学生坚韧不拔意志,增强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决心,为他们今后学习生活做好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五) 军训有利于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是要提高实践技能、形成创造思维、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而军训中的国防教育对于促进这些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军事斗争的对抗性、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着军事思想的创造性。军事课使学生学习军事理论,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兴趣,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军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军训内容不统一

  目前各高职院校军训内容不尽相同,有的训练项目只是中学军训内容的简单重复,缺乏纵深的拓展;国防教育内容只是普及型的军事常识;军训着重于实用性的素质训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军训方式较单一

  军训以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场地训练缺乏互动性,学生体力上大量透支,精神上倍感疲惫,难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军训兴趣,军训效果不理想。讲授内容太少,方式仍旧采取灌输式教育方式,理论性过强,缺乏生动性。

  (三)军训成果难巩固

  军训短期效果明显,但军训后得不到巩固,其作用会逐渐淡化。少数高职院校为降低军训成本,节约军训开支,在军训的组织上重形式轻内容,在训练时间和内容上大打折扣,军训工作有走过场之嫌。

  三、加强高职院校军训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 准确定位军训的目标和任务

  高职学生的教育应当遵循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向他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军训在高职学生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军营氛围的营造,通过教官的言传身教,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他们拥军尚武精神;通过紧张的军事训练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可以磨练高职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精神和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

  (二) 充实完善军训的大纲和内容

  1、在军训的大纲制定上,既要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又要根据本校实际对其进行必要的完善与补充。军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必须符合高

  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任务要求,实现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其深度和广度要适合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军训内容要适应高职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注重与高中军训内容相衔接;军事技能训练内容要体现高科技局部战争的时代特征,应与培养预备役军人相结合。

  2、在军训的实施内容上,要改变现有将队列训练作为军训的主要内容的片面做法。增加多种训练科目,加强军事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军事技能。要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如防灾、防空、消防、紧急疏散等,培养高职学生应对各种灾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可根据院校自身专业特色、学生特点调整军训内容,增设本专业在军事上的运用课程。比如:医学专业增设战地救护,计算机专业增设现代网络战争,通讯专业增设电子对抗和战时通讯保障,交通专业增设战时交通运输保障,等等。这样就可以将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与补充预备役所需高素质专业人才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性高职院校军训模式。

  (三) 调整改进施训的方式和方法

  1、理论讲授与体能训练相互渗透,加强军训的系统性。

  军训普遍以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原因有:一是许多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亟待锻炼提高;二是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训练培养;三是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相对比较容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这样军训的结果是,在部分学生中产生排斥心理和畏难情绪。因此,从提高军训实效性出发,应把理论讲授和体能训练结合起来,把练智能、练技能和练体能结合起来,把趣味性、生动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技能上要采取从易到难,强度上要采用从轻到重的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要过分强调提高难度和加大强度。

  2、常规训练与文体活动相互结合,增强军训的趣味性。

  要调动高职学生参加军训的积极性,就是要改变单一的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的状况,在军训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军事训练竞赛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如开展拔河、拳术、篮球、越野、国防知识、队列会操、军事游戏等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能活跃军训气氛,又能密切教官和学生的关系,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形成教学互动,教学相长良好局面,调动参训学生的积极性。

  3、严格训练和规范管理相互促进,提高军训的实效性。

  严格训练离不开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有利于严格训练。应把行为规范作为硬性规定让学生去严格执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规范管理让学生逐步适应,使之由被动到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规范管理也包括在严格训练的过程中的人性化操作,对参训学生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的异常反应要及时发现,妥善处置,坚决杜绝训练事故的发生。

   (四) 发挥军训的长期效应和作用

  1、抓住各种活动契机,找到军训工作在德育工作中的切入点。

  要把军事理论教育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不断巩固与加强军事教育的成果。例如,结合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讲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残酷血腥的战争历史,讲和平发展的来之不易;结合国防建设,讲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军训工作,讲人才培养与育人环境的密切关系。要利用1.29 纪念日、纪念日等特殊时期开展纪念活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观看爱国主义影视、录像片,参观军事博物馆等,将国防教育深入人心并融入大学生活,增强高职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2、研究军训管理模式,找到与高职学生管理要求的结合点。

  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引入军训元素,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实现军训管理与日常管理的无缝衔接。将内务整理与寝室卫生相结合,将身体锻炼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将组织纪律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将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相结合,将军训要求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并定期开展竞赛展示比赛活动。

  学校要统一要求辅导员全程参与军训管理,要熟悉军训的要求,掌握军事化管理的方式方法,为今后的班级管理打下较好的基础,从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实现训管衔接,从日常教育落实上实现教养一致。

  结 语

  总之,高职院校军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中,放到科教兴国的大视野中,放到民族强盛的大使命中,才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出巩固军训成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挖掘和巩固高职院校军训成果,对国家、对社会、对每个学生都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小平. 独立学院贫困生工作的几个问题[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72-75

  [2] 秦伟;汪昌海. 浅谈大学生军训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 科教文汇, 2006, 2:7-8

  [3] 徐永利. 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及其长期效应[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3/4: 36

  -37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国防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突出表现为国防教育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国防精神、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法制等是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完全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国防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培养他们为国家、民族利益和安全而勇于献身的道德情操,在高校校园营造为国防尽义务而感到光荣的良好风气,促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团结奋斗,这实际上就是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只有把国防教育搞好了,才能使关心国防建设、积极支持和参加国防建设、勇于为国防献身成为青年学生的公德和自觉行动,这本身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2]。高校国防教育涵盖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毅力、情操、品格、纪律、精神、生活等的一次全面的锻炼过程。高校国防教育的军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当前大学德育教学在实践环节的缺陷,使大学生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实际体验作为军人的甘苦与奉献精神,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学会如何做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并在自律与他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更丰富了大学德育教学的内容,从而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以军事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一项综合性教育,其主要形式是开设军事理论课和进行军事训练,同时还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与国防体育活动。开展这一教育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有独到的作用。通过军事知识的传授,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国防教育对增长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帮助。由于国防教育是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际操作,能使青年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中发展智能,提高技能,对完善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弥补学校教育中的某些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很有益处的。例如军事思想、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知识等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而队列、射击、战术等训练科目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其中许多课程本身又完全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训练,如学习军事地形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识图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用图方面的实际能力;学习轻武器射击科目,不但要求学生明了机械构造、射击原理等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枪械的性能、用途,学会操作方法。因此,国防教育是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的教育,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增长知识才干,提高智力素质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校国防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军事技能训练科目,不仅要开动脑筋去理解,还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去训练。当前大学生由于脑力消耗太大、体力活动相对不足,导致体质较差,迫切需要这种体力活动来增强体质,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军事技能科目的训练确实可以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另外高校国防教育虽然不是专门的心理教育课,但它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也确实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概括起来讲,一是可以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国防教育过程中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军人顽强、勇敢的优良作风,给学生留下了生动、直观的印象,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严格的军事训练使他们明白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增强了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决心。总之,身心素质的提高,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乃至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都是大有裨益的。

  高校加强国防教育的措施

  思想观念是先导,只有对国防教育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重视国防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力量的强弱,固然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但也与国民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密切相关。只有认识到这一点,高校才能从根本上深感责任的重大,才能使高校的国防教育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的轨道,为此,高校必须强化三种国家意识:国家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这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国家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也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高校国防教育正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学子涌进大学校门,一名方面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大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高校学生平均素质的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时,大多数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不能将大学生活安排的合理有序,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缺失。

  1.依赖心理较强,缺乏对自我的规划。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习惯于保姆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个人的发展依赖于学校的培养计划或家庭的期望,成长过程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有学生能主动的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依靠学生的自我教育来完成,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较高。但当今大学生在踏入大学校门时,虽然生理上已经成年,心理年龄却普遍较小,没有了解自己的特长在哪里,不懂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认知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2.时间观念较低,能力提升不足。

  在大学,学生除完成教学计划内的学习任务外,个人时间较为充裕,不像中小学期间,在校的每段时间都有既定的安排,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班级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既没有合理地利用于学习,也没有用于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且学习做事都比较盲目,没有规律,甚至沉迷上网、谈恋爱,导致学业荒废。

  3.自我调控能力薄弱,自我激励能力不足。

  受社会背景、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这些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和与人交际能力的下降,使得当代大学生深陷情感和心理危机之中。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显得力不从心,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不利于自身全面发展。

  4.体育锻炼不足,身体素质下降。

  在高考制度的巨大压力下,学生的主要精力被集中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在高三阶段,学生处于枯燥无味的“三点一线”式学习生活模式中,参加体育锻炼和课余文化活动的机会少之又少,部分学生甚至没有任何体育活动方面爱好,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足、强度不够。导致身体素质逐步下降,身体机能不能满足学习压力和社会竞争对青年人的要求。

  二、准军事管理对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1.组织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加强。

  长期以来,大学生普遍存在纪律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松懈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集体意识的淡化和教育管理的放松。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学院对航海类专业学生有严格、统一的行为规范要求,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较强的服从集体意识。另外,准军事管理的教育管理在学生由受家庭约束向心智成熟、独立生活的转变过程中起到承接作用,在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形成、加固的阶段起到外部塑造作用。

  2.辨别是非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社会阅历有限,在许多是非问题上模棱两可,而且容易被人误导和利用。我院准军事化管理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基层辅导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谈心、深入交流,通过道德熏陶、法律宣传、榜样带动等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知事理,明善恶”,有效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身体素质的提升。

  作为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军事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通过新生入学时为期半个月的军训,虽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体能,但却磨练了学生意志。再通过每周早操、大一定期训练、每年运动会会操表演等一系列训练契机,以及鼓励学生参加龙舟队、航海大比武等学生团体的高强度训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环境氛围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得到提高。

  三、准军事管理对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负面作用

  1.易产生逆反、对抗情绪。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然成了家庭的核心,从小在娇惯、宠爱的环境中长大,不同程度的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人固执、心胸狭隘,处事缺乏集体意识,对他人漠不关心,在接受他人批评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亦或性格柔弱,生活依赖性强,贪图享受,承受挫力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接受准军事管理时,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绝对的服从意识,使其处于被动受管的状态之中,加之管理着可能出现的工作方法不当,忽视“管”与“理”的q证关系,使学生在内心强大的压迫感作用下,易产生厌恶、逆反、对抗心理。

  2.易产生疲劳情绪。

  在准军事管理环境中,学生在作息、内务、上课、军容风纪等各个方面时刻受到约束,同时还需履行军事训练、参加升旗等集体活动的职责和要求,生活虽有序,却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对于刚刚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在不变的生活氛围和重复的日常行为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经过长期的积累会产生疲劳感,生活、学习和服从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削减。

  3.易抑制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进入大学之前,许多学生憧憬着大学生活应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有参加不完的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都想在大学阶段完成曾经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然而,实施准军事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留给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很有限,绝大部分时间采取相同管理模式,很容易忽略学生个性的差异。管理者容易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不大重视他们的意见建议,忽视他们所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求异思维、质疑品质受到抑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抑制他们个性的发展。

  四、走准军事管理制度下的学生自我管理之路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说过:“大学生归根到底也是自己教育自己,在他自己身上,而不是在别的任何地方发生着长期的决定他们行为的各种影响的决战。”准军事管理制度下,针对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索是不可或缺的。

  1.传承“待生如子”的育人理念,与时俱进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待生如子”的育人理念,一切工作以学生为本,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着想。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教育管理中仍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作为学生工作干部,我们每个人都应围绕“待生如子”的育人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生活”,通过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研究当代大学的身心特点和教育、管理的新规律,创造性的开阔工作思路,提升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际效果,使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2.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环境,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动力源泉,良好的氛围对于主题意识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区队、中队建设中应注重向主体化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区队、中队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次,应认真总结归纳准军事管理制度下提升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形成科学、细致、规范的规章制度,结合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理想信念等教育措施,引导和激励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最后,应努力建立健全准军事管理奖惩制度,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并通过奖励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通过惩罚提高学生的自省的能力和奋进的决心。

  3.鼓励学生参与准军事管理工作,打造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队伍。

  准军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从事准军事管理工作本身对于学生来说便是最好的锻炼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准军事管理工作,一方面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使学生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发现自身不足,完善性格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干部负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责任,鞭策学生提高对自身各个方面的要求,养成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管理。

  五、结语

  关键词: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89-02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青年学生国防意识的培育、综合素质的提升及国防后备人才的储备有着突出而深远的意义。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观念、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须研究和解决。

  一、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军训工作走向制度化,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发展迅速,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国防教育工作步入经常化的轨道。然而,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现代战争的要求相比,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仍然存在诸多缺失。

  (一)对国防教育工作的认识亟待提高

  根据《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和《兵役法》的规定,高等学校必须开展和加强国防教育。然而,与国家对高校国防教育的高度重视相比,部分高校对国防教育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的认识仍不到位。某些高校未将国防教育纳入整体的人才培养计划;某些高校视军训为国防教育的唯一内容;某些学校虽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程,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皆不尽如人意。此外,大部分高校对国防教育人财物的投入远不能满足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使许多高校国防教育流于形式化,极大地制约着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育和高等学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国防教育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国防教育教学的开展,需要明确的学科指导思想、合理的课程设置、系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和科学的监管评价机制。然而,由于认识不足及制度建设的滞后,绝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只是以集中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等简单的、缺乏系统联系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缺乏必要的学科研究、专业建设和长期规划,规章制度尚不完善,影响国防教育的深入推进和良性发展。

  (三)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仍显薄弱

  国防教育教师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主体力量,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专职化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是搞好国防教育的关键。然而,目前除部分重点院校有国防教育专职教师外,其他高校基本是从学校各个部门抽调出来的兼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素养,根本无法承担国防知识的传授及国防意识的培育工作,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更不用说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教学的研究,军事理论教育处于低水平及无序的状态。

  (四)国防教育手段单一,理念滞后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国防教育仅限于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经年不变,形式生硬,效果不佳。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教学工作还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地区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创新工作方法。同时,国防意识的培育缺乏国际视野和宏观眼光,未能从国际格局的转换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能源和文化安全的范围和角度去引导学生根据变化了国际局势和国家安全形势树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和国家安全观,实现国防意识的真正增强。

  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对策思考

  国防教育的特殊作用和重大意义及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不容乐观的现实呼唤高校国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探索,大胆改革,总结好经验,提炼新方法,采取新的对策,紧跟时代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开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提高思想认识

  高等学校必须从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的高度,充分认识国防教育的战略意义。高等院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也是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因此,在高校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国防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前瞻性举措。只有坚持和深化高校的国防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国防意识,认清发展变化的国防形势,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具有敏锐的视角、正确的判断和坚定的立场,勇于担当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并且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心系国防,宣传国防,成为国防教育的带头人,这就会形成全社会的国防教育效应,为在全民中增强国防观念,为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1]。

  (二)注重课程建设

  高等学校要认真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将军事理论课教学纳入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在全校教学计划中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学分设置、考核办法,并作好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实现与其他课程同样的管理模式;要加强军事理论课的制度建设,用制度规约和保障国防教育教学的健康运行,“通过制度的引导,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实现国防教育军事课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2];抓好国防教育教材的建设,形成紧跟形势、内容充实、体例新颖、相互配套的教材体系;要认真组织力量进行军事学科及国防教育研究,不断提高学科与课程建设水平,建立体现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特色的学科与课程体系,为大学生国防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改革教学方法

  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背景下,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内容必须在教育部军事课教学大纲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补充新军事革命、信息战及新安全观等内容。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精神品质。军事课教育还应根据军事理论教学内容,灵活地把视、听、说、讲有效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化枯燥为丰富多彩,使课堂充满活力,富有生气,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感性材料相互印证,增强国防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3]。另外,要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根据军事理论教育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采用提问、讨论、演讲等互动方法,以问题为引导和线索,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程中来,在思想观点的碰撞交流中形成正确的国防思维和牢固的国防观念。

  (四)加强师资建设

  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开展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校国防教育必须根据军事理论课程的性质、目标和要求,建设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业务娴熟的专职教师队伍,这是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要作好军事教师的选聘工作。“高校应在全面考核、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挑选合格的军事教师,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4]。其次,要健全示教、交流制度,通过相互听课、观摩教学、师生交流会等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进修制度和师资培训体系,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确保教师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科研及实践能力。最后,要把军事教师的岗位、编制和职称落到实处,激发国防教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

  (五)丰富教育手段

  当前,大部分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手段主要集中在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上,国防教育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因此,发掘和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进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的迫切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将学校的课堂讲授与校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好高校与当地军政机关、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神文明教育基地的共同育人的作用;要依托校园文化,通过组织国防知识竞赛、举办国防教育展览、开展国防教育征文、建立校园国防教育网站、举办国防教育讲座等,从不同侧面向大学生灌输国防知识,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积极开展国防文艺活动,利用特殊节日、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第二课堂有选择的举行红歌会、经典诵读,在课堂教学中讲述革命故事、经典战役及英雄事迹,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国防题材的电影、戏剧等,用通俗易懂,为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占领学生的文化娱乐阵地,使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民族自尊自强精神的陶冶,实现国防意识和国防思想的巩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仕格.浅谈高校中如何开展国防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2000,(22).

本文地址:http://keair.bhha.com.cn/quote/90.html    康宝晨 http://keair.bhha.com.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