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棋士》中王宝强穿梭于长堤骑楼街时,屏幕外的现实场景同样热闹:游客举着“强哥同款猪脚面”在“旧厂街”打卡,华侨后人带着族谱在启明里寻根,摄影爱好者在赤坎华侨古镇等待一场碉楼日落……这种虚实交融的景象,正是江门以影视带动文旅,赋能城市发展的生动注脚。
△赤坎华侨古镇拥有680多座中西合璧的百年骑楼,一砖一瓦沉淀着370多年的侨文化与侨历史。景区供图
“影视不是孤立的产业,而是城市更新的催化剂。”江门市旅游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文飞表示,我市以“微改造”理念活化拍摄地:修缮《狂飙》取景的三十三墟街时保留青石板与蚝壳墙,同时引入文创店、咖啡厅激活商业;在《棋士》取景的台山侨圩,将空置洋楼改造为影视主题民宿。
这种“修旧如旧、古今共生”的模式,让拍摄地避免“剧终人散”的宿命。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城市营销逻辑。2023年,江门市委宣传部经过研究论证,创新提出打造“10张城市文化名片”,对“城市人设”重塑式提升,其中之一就是要持续擦亮“影视资源富矿地”城市文化名片。各级各单位纷纷加入这场城市营销的大合唱中,“江门形象”因而不断出现“新亮点”,“江门故事”也不断能讲出“新意思”。
打破“就剧推剧”的传统路径,江门构建起“影视+文旅+侨文化”的立体叙事:在《狂飙》拍摄地举办中国侨都(江门)光影展,通过“嵌入式”的“微更新”“微宣传”,全面呈现了江门影视历史和影视资源;策划推出7条“狂飙发现江门”主题线路影视旅游路线,与旅游达人合作发布系列短视频;举办公益电影“六进”放映,营造全市看电影、爱电影、支持影视拍摄的良好社会氛围……

△江门在《狂飙》拍摄地举办中国侨都(江门)光影展,全面呈现了江门影视历史和影视资源。资料图片
借势“哪吒热”,今年2月至3月,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策划以哪吒“闹”江为主题的城市文化营销活动,通过公益电影放映、跟着电影去旅行、寻找江门的“哪吒”密码三大板块,以影为媒,探索以影视IP带动文旅、激活消费、提升形象城市文化营销新路径,进一步擦亮“影视资源富矿地”等城市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