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
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在今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论坛年会有四个特点:突出科技前沿、突出成果共享、突出人才交流、突出开放合作。
具体来看,一是重要活动。3月27日上午举办开幕式暨全体会议,邀请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致辞,全球顶尖科学家和知名企业家发表主题演讲,共赴这场科技盛宴。
二是平行论坛。围绕、量子科技等前沿热点领域,设置10场品牌论坛和50场创新论坛,包括首次举办的开放科学国际论坛等20场论坛;由12家部委主办21场,30多家国际组织与机构主办承办18场,以高规格对话促进深层次合作;继续推出人工智能主题日,举办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等活动,打造前沿科技的“风向标”;突出开源开放,将集中发布RISC-V、人形机器人、长安链、整车操作系统等一批开源项目,为创新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三是技术交易。举办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等10余场技术交易活动,来自34个国家的30多家专业技术转移机构、120多所高校院所、200多家创投机构、2000多家创新企业共同参与,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供需对接。
四是前沿大赛。举办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今年吸引了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个项目参赛,海外项目占到了四成;在去年10个赛道的基础上,新增合成生物等4个赛道;人工智能非常火热,参赛项目812项、占比达到四分之一,、基因治疗、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水平创业项目。
五是成果发布。开幕式上将发布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也将首次在论坛上发布;3月31日下午,举办论坛成果专场发布活动,发布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部分成果将同步在展示中心展出。
3月2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关情况。
每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都是一个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集中亮相的大舞台。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将带来不少融合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前沿科技的新元素。
比如,运用人工智能新技术。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中关村论坛智能体”,应用AI同传系统,利用声纹识别和语音拟合技术,实现演讲者用母语演讲,原声进行同传翻译,相当于一个人用多种语言演讲。在年会成果的发布片、暖场片等视频制作过程中也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很多视频都实现了人工智能原创。
比如,应用机器人新产品。突出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年会嘉宾们的智能助手。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很多场景,将有15家企业近百台代表性的机器人活跃在年会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