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称,人类的所有的观念几乎都离不开三观。
在三观以外,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又提出了一些衍生概念,例如,对自己所处具体社会的看法和认识,即社会观(outlook of society)。
亦或是对于金钱的理解,比如,金钱对于人的重要性,钱的本质,以及对于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观念的看法等,这是金钱观。
以三观为基础虽然衍生出了很多其他观念,但几乎所有的观念都与三观挂钩,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词汇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流行的原因。
除此之外,相比于具体地评价某个人各方面的优缺点,人们显然更喜欢笼统地去评价一个人,用“三观”来评价他人或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为简单、省力。
这是因为人们为了迅速地适应社会、了解他人,不可能对每个人都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评价,而是倾向于快速、便捷地进行社会分类。
大多数时候这种倾向是有益的,但有时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几率谬误,导致我们作出错误的判断。
世界观指的是对于自身与世界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基本上不太搭边。
比如,世界观涉及世界的本原为何物的问题。
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
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学习过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人自然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历史上相当多的学者都持唯心主义思想,并且当今社会也不乏这样的人存在。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本原的看法。
当今世界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奉行自由的世界观,而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公平社会的建立,这也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并且,观念的差异也体现在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因此,世界观其实是一种总的看法,并且整体总是决定部分。
人生观(view of life)指的是对人生的看法和观念,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以及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指的是人这一生为了什么而活,有人为了钱而活,为此他们可以牺牲一切,俨然将金钱作为证明自己个人价值的唯一手段。
有人为了幸福感而活,虽然这一人生目的与金钱的多少密切相关,但明显没有前者极端。持有此种人生目的人会更加重视维护自己的好心情,有时候即便身处事业的低谷,亦或是生活遭受重大打击,他们也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金钱虽重要,但还没有达到前者那般可以牺牲一切的地步,可以说,他们在幸福与财富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目的。
角色理论
人生态度指的是“你把人生当作什么”,俗话说“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role theory)也是这样的观点。
角色心理学家们将社会中的每个人看作戏剧表演中的一个个角色,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任不同的身份,并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除了“戏剧人生”,还有着“游戏人生”,这类人把人生当作游戏来看待,玩世不恭、作风轻佻是他们的显著特征,他们通常不喜展露出个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因此显得难以捉摸,与任何人相处都是浅尝辄止,从不深交。
人生价值指的是“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争,有些人认为只有出人头地比别人强,走上人生巅峰,那才叫成功的人生,这是个人价值主义。
现代社会,相信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持此种观点的,他们整日奔波劳碌,为的就是能够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并同时实现个人价值,扬眉吐气。但总有些人不走寻常路,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密不可分,想要实现个人价值,要先实现社会价值。
此外,这类人还认为个人价值迟早都会被遗忘,但为他人作贡献却是可以流芳百世、长久不衰。
人们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验,即使我们不断达成目标,但之后总有更高的目标。这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似乎永无止境,我们的欲望就像饕餮大口,永远也无法填满。
与此相反,生活中一次小小的利他行为却能让我们开心很久。“礼轻情意重”,我们对他人的善意虽不值钱,但却反映出人类善良、利他的独特的社会性品质,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为他人而奉献自我的社会价值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社会心理学上的价值观指什么?
社会心理学对于价值观的定义为“人们对于事物重要性的看法,是基于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的标准”。
定义中的“客体”和“事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可以说,价值观所评判的对象是万事万物,大到整个宇宙,小到组成物质的微粒,我们对一切事物重要性的评价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
我们必须意识到,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来说,其价值是有区别的,例如,有些人认为文凭学历是他们的梦想,即使辞去当下的好工作,他们也要在学历上更进一步,这种执着便表明了高学历在他们的价值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此外,不同客体对于同一主体来说也是有区别的,如一个人把亲情放在首要地位,而爱情次之,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处于其价值系统中。
这就像一个由无数同心圆组成的圆环系统,最中心的圆圈就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越远离圆心,则其对个人的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总之,价值观不仅指客体的价值,更涉及主体的需要,即客体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价值观是一种观念和看法,但它却能指引甚至决定我们的行为,可以说,我们的绝大部分行为,都是在价值观的引导下才产生的。
你的价值观如何,行为也便如何,但有些例外情况无法排除,这涉及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当你的价值观与行为相符时,通常你的态度与行为也就一致,那么什么时候我们的价值观与行为之间会出现偏差呢?
实际上,当我们“违心”的时候,价值观便无法起到决定我们行为的作用。例如,你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找喜欢的工作,可父母却强迫你听从他们的安排,结果是你照做了,这种情况便是违心。
此时价值观不能决定行为,只能成为你抵抗父母的工具而已。按照金盛华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self-worth orientation theory),态度的向中度越高,其对于个体的影响也就越大,抵抗不一致力量的力量也大.
因此,价值观成熟且明确的人往往具备自己选择生活方向的能力,即使有人阻碍他们,也无法真正改变他们的态度。
总之,价值观总是与你的行为相一致,你如何想,就会如何做,但凡事总有例外,很多时候人们都身不由己,不得已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
罗克奇(Rokeach)认为,人们的价值观分为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前者指的是个人终极的目标,例如很多人所渴求的“舒适稳定的生活”,亦或是“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
反观后者,指的是为了达成这些目的的手段与方法,例如“自律的作息”、“上进心”以及“良好的心态”等等。
- 终极性价值观
- 工具性价值观
罗克奇将价值观拆分为两种元素,其一为目的,其二为手段,较为系统地列出了价值观的结构,为后续价值观量表的编制提供了思路。
什么才叫三观不合?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三观的具体含义,并且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三观都是不契合的,并且也不可能完全契合。
那么为什么“三观不合”逐渐成为一些人分手,甚至离婚的借口呢?我想,困扰大家的不过就在于一点,即“分手的标准”。
我们何时应该分手?怎样的情况下才应该分手?在很多人看来,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那么分手就没有必要,而原则性错误则是触犯了人的底线,破坏了恋爱双方的信任感,爱情便不复存在。
实际上,这些观点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不能成为每个人分手的标准。归根结底,“何时应该分手”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这是一个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
当你问出这句话时,相信你已经对你的感情感到很失望,并且开始考虑分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可以说,这时你们的感情已经是千疮百孔,但好在你还有求知欲望,这一点已然比那些因一时冲动而分手,最后后悔的人强了无数倍。
我想要给大家的答案很简单:分不分手,仅仅只是一种选择,而你作为成年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不好的后果买单,这就是每个人面对感情应有的态度。
我们之所以问自己“何时应该分手”,或许是有着这样一种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我害怕继续跟他在一起,这让我难以忍受,但我又不想和他分开,因为我害怕感情还没有走到那一步,分开可能会后悔。
这种矛盾的心理活动实质,其实就是我们畏缩、不敢作出选择、也不想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是一种不负责任、逃避、胆怯的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