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服务
推动经济复苏的方式,不是挤出居民储蓄,也非增加居民负债
2025-03-24 09:41

内容提要:

近几年我们通过降低存贷款利率试图挤出存款、增加贷款,刺激消费,但数据显示居民储蓄反增、贷款锐减。高负债率、收入不均及社保不足削弱政策效果,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替代挤压储蓄、增加杠杆,才可真正激活内需推动经济复苏。

一、国内主流的观点认为,降息挤出居民存款,继续增加居民负债,是刺激居民增加消费的好办法。

在如何推动经济复苏问题上,国内有两个非常严重且非常能够迷惑大多数人的错误认知,这几年国家的经济政策中,也一直受这两种错误认知的影响。

一个是认为可以通过降息逼出居民存款来提振消费。

这部分人认为,居民部门在银行存有150万亿元的巨额储蓄存款,躺在银行吃利息而不去消费,只要持续降低存款利率挤出这些存款,就可以达到增加消费的目的,进而推动经济复苏。

图片

比如3月12日,《FORTUNE》报道称,董事长蔡崇信在新加坡举行的CNBC的Converge Live会议上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5%,因为出口帮助支撑了萎靡不振的国内经济。在更广泛的经济放缓中,中国消费者抑制了消费。

蔡崇信认为,因关税和地缘问题,今年的不能过于依赖出口部门来实现增长,需要国内消费来接管。中国消费者仍然非常健康,家庭资产负债表非常强劲。中国家庭的银行存款超过140万亿元,他们正在场边等待消费。

其实,在蔡崇信之前,已经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建议挤出居民存款来刺激消费。

图片

比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曾公开表示,中国居民储蓄率长期偏高,抑制了消费潜力。他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提出,通过适度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引导部分储蓄转向消费。

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202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建议,通过定向降息等结构性货币政策释放居民消费能力,尤其是针对中低收入群体。

另一个是认为,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推动居民部门继续增加负债来刺激消费。

图片

3月1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3月16日,两办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第29条中要求“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建议降息降准,鼓励居民增加借贷来刺激消费。

比如任泽平多次在自媒体平台发帖呼吁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刺激消费需求,并建议定向降低中低收入群体信贷成本,以提振耐用品消费。

图片

比如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分析中国内需不足时提出,降低消费贷利率和首付比例可激活居民加杠杆空间,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推广“低息消费分期”,以短期信贷扩张带动服务类消费复苏。

比如李迅雷在分析中国居民高储蓄率问题时指出,降低消费贷款利率(如信用卡分期利率、消费贷利率)能提升居民短期消费意愿。他建议央行可通过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机构降低消费类贷款定价,同时放宽信贷审批门槛。

二、三年来的经济数据显示,持续降低存贷款利率之后的结果与预期背道而驰:居民继续增加存款的同时,减少贷款。

图片

从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并引导国内资产价格持续下行以来,意图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持续降低存贷款利率来挤出居民存款,增加居民贷款,进而刺激消费,三年多来一直贯穿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央行货币政策。

从2021年12月开始,央行先后7次降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年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从4.65%下调至3.6%,下调了105个基点,下降了22.6%。的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从3.3%下调至1.85%,下调了145个基点,下降了43.9%。应该说,央行在降低存贷款利率上面,尤其是降低存款利率挤压居民存款方面,力度是比较大的。

供求规律告诉我们,价格下降,需求增长。金融学理论也告诉我们,降低贷款利率将刺激贷款需求,降低存款利率将抑制存款意愿。很显然,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在于此。

图片

但是3年来贷款价格下降了22.6%,居民房贷的首付比例从30%(一套房)至40%(二套房),下降至15%。但居民新增贷款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显著减少。2021年居民部门新增贷款6011亿元,2024年居民贷款净减少1653亿元,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居民新增贷款仅547亿元,较2024年前两个月的3894亿元,大幅减少了86%。

3年来定期存款利率(5年期)下降了43.9%,接近腰折的存款利率并未抑制居民部门增加存款的意愿。2021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8.02万亿元,2024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14.26万亿元,增长了77.9%。2025年前两个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8%。

事实证明,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结构中,机械地套用基本的经济学理论,认为降低消费贷利率和首付比例,即可激活居民加杠杆空间,并将居民存款从银行账户挤出到消费活动,进而推动经济复苏,愚不可及!

三、为什么降低存贷款利率可以降低储蓄倾向、刺激贷款需求的基本经济学理论,在现阶段的中国完全失效了?

所有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原理,都有其生效的环境条件。比如在供求规律中,价格波动影响需求。价格上涨,需求下降;价格下降,刺激需求。这一规律并非在所有经济条件中都能发生作用。比如需求弹性对供求规律有较大的影响,需求饱和度对供求规律也有较大的影响。

比如,对于奢侈品,价格波动对需求的影响非常大。对于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对需求的影响非常小。

比如,在需求饱和度很低的时候,价格下降能够显著地刺激消费。在需求饱和度很高的时候,价格下降对需求的刺激作用就越来越小。比如人均只有0.5部手机和人均拥有5部手机时,降价对需求的影响有巨大差别。

三年来降低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无法刺激居民部门增加贷款,是因为中国居民的负债率已经触及风险红线,无法继续增加了。

图片

骑牛研究所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推算的各国家庭债务收入比显示,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在2023年已经达到144.8%的全球最高水平,是美国的1.27倍,日本的1.4倍,欧盟的1.65倍。

图片

如此高的债务收入比,隐藏着极大的家庭债务风险。从金融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全国新增居民贷款达到8.56万亿元顶峰之后,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居民新增贷款显著下降。2021年下降了7.5%,2022年大幅下降51.6%,2023年大幅下降34.1%。2024年9月24日央行史无前例地同时降息、降准、降首付之后,四季度居民贷款有所反弹,全年同比增长0.8%。但2025年前两月同比又大幅下降了86%。

在如此高的家庭债务收入比面前,你如何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呢?除非你宣布贷款不还不用承担责任。

三年来降低存款利率之所以抑制居民部门增加存款,与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水平有关。

图片

一些专家学者紧盯庞大的居民存款,认为这是推动消费的核武器。决策者受他们的鼓动,显然也认为如此。

的确,中国的居民存款规模太大。2025年2月底,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57.38万亿元,人均达到11万元。如果能够挤出一半用于消费,将带来接近80万亿的消费规模,相当于中国两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

为什么存款利率腰折,存款不仅没有挤出,反而继续大幅增加呢?

首先因为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极少数人拥有绝大多数存款。

2023年报显示,该行共吸纳存款约13万亿,其中2%的客户存款总和突破10万亿,占77%;其余98%的储户存款总额约3万亿,仅占23%。按招行数据推算,2%的富人人均存款434万,98%的普通人人均存款只有2.65万。

我们知道,收入越高,用于消费的边际倾向越低,用于投资的边际倾向越高。这意味着中国157万亿存款中,有大约120万亿元属于富人用于投资的存款。即使将存款利率降到0,他们也不会用于消费。他们当期的收入都消费不完,因为富人的消费已经饱和了。

其次是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导致大多数人必须储蓄足够的应急风险存款。

98%的普通人人均2.65万元的存款,为什么难以挤出银行变为消费?这98%的普通人收入饱和度非常低,有巨大的消费提升空间。为什么他们宁愿节衣缩食也要在较低的收入中向银行存入一部分存款呢?因为7亿劳动力中有一半左右没有单位缴纳社保,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太低,如果不存入必要的应急储蓄,一旦生病或失业,他们就无法生存。

四、推动经济复苏的方式,不是挤出居民储蓄,也非增加居民负债,应该是财政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图片

当前的经济低迷源于供给过剩、需求不足。而居民的消费意愿受收入债务率、收入差距、收入预期、社会保障等多因素制约,单一降息作用非常有限。推动经济复苏需要刺激居民消费,而刺激消费必须提高居民购买能力,提高购买能力必须增加大多数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这就需要配合社会保障制度和收入分配改革。

财政如何发力来提高个人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一是减免企业和个人每月上缴的社保和医保费,比如减免一半,减免的部分用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补贴填补,企业减免的部分,必须全额用于增加工资。

二是增加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从现在的不足5%提高到50%,就能增加2万亿的财政收入,将之用来提高社保覆盖面,重点提高非国有部门劳动者的社保水平。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推动经济复苏的方式,不是挤出居民储蓄,也非增加居民负债】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keair.bhha.com.cn/news/9742.html 
     文章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康宝晨移动站 http://keair.bhha.com.cn/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这群青年真提气!专注自己的事 就能干成事
  这群青年真提气!  4月15日,全球首个地月空间大尺度三星星座建成的消息公布。让人心头一热的,不只是117万公里星间链路打
斗破苍穹中丹塔未来三巨头会是谁?曹颖有望占据一席,宋清可捡漏
在斗破苍穹中,与魂殿齐名的丹塔,在斗气大陆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被所有炼药师视为圣地,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丹塔外部的三位
手机的RAM和ROM分别指什么手机rom「手机的RAM和ROM分别指什么」
关于眼光和格局的诗句有: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译文: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
太阳能电磁阀嗡嗡响,太阳能上水时电磁阀一声巨响冒烟是怎么回事手机一直震动不停怎么回事「太阳能电磁阀嗡嗡响,太阳能上水时电磁阀一声巨响冒烟是怎么回事」
冒烟就很有可能是哪部分的短路烧坏了。可能是绝缘线也有可能是电磁阀的漆包线你说呢...为什么不要呢,太阳能真是太方便了。找到
delphi源程序实现屏幕截图_手机截图的隐藏神技能,还不快get起来total手机「delphi源程序实现屏幕截图_手机截图的隐藏神技能,还不快get起来」
上次分享了用Total Control用脚本实现手机截图的便捷方法,是不是很好用呢?Total Control是我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群
七彩虹 SL500 480G 性能评测
固态硬盘的出现革新了PC行业,突破了机械硬盘的性能限制。随着价格日益亲民,SSD得以快速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在众多品牌中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 26项活动领略古迹魅力
4月10日,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在房山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拉开帷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届公众考古季活动贯穿全年,策
原创苹果手机和华为手机哪个好?哪些机型值得推荐,分析之后不纠结!苹果手机和华为手机哪个好「原创苹果手机和华为手机哪个好?哪些机型值得推荐,分析之后不纠结!」
华为和苹果都是智能手机圈的老牌科技企业,近些年都打造了不少经典的产品,那么,华为和苹果手机相比,谁更好呢?这其实,取决于
手机上显示的wifi和wlan有什么区别?手机wlan是什么意思「手机上显示的wifi和wlan有什么区别?」
wlan和wi-fi的概念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即无线局域网。它是利用射频技术构建的局域网,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技术
手机u盘如何安全退出手机连接u盘后怎样打开「手机u盘如何安全退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手机U盘也应运而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工具。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