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一、为何“免密支付”易成盗刷漏洞?
“免密支付”(即“无需密码确认支付”)是部分支付平台或应用为提升支付便捷性推出的功能,用户开通后,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可直接扣款。然而,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二、支付风险的主动防范措施有哪些?
为降低盗刷风险,建议消费者采取以下措施:
(一)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
优先关闭免密功能,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并关闭“免密支付”权限。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务,建议单独设置。另外定期检查授权应用,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
(二)强化账户安全保护
(三)养成定期对账习惯
及时查看账单通知,关注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发送的扣款短信,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定期检查订阅服务,取消不再需要的自动续费项目。
三、遭遇盗刷后如何快速应对?
若发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首先,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其次,留存证据并投诉: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若损失金额较大,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中国消费者协会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不应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请务必提高警惕,主动管理支付权限,切勿因图方便而忽视潜在风险。如遇消费纠纷,可拨打热线电话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维权。
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
总监制:张 哲
监制:王高峰
主编:董文胜
责编:张 倩
美编:韩雪 孔纯杰
- 最新文章
- 2025-08-24首部法律LLM全景综述发布!双重视角分类法、技术进展与伦理治理
- 2025-08-24厦门三区小学一年级已经实现随迁子女公办学位自由?这些学校招收积分入学学生
- 2025-08-24万亿产业即将起飞!国版星链能否赶超?| 产业链
- 2025-08-24大动作!全球资管巨头抄底中国房地产
- 2025-08-24韩国技术改造美国船厂,韩华称十年内实现年产10艘
- 2025-08-24“布鞋首富”的身后事:娃哈哈案背后的法律暗礁与人性博弈
- 相关文章
- 同类文章
- 2025-03-28@新乡人 手机这个功能,谨慎使用!中消协提醒
- 热门文章
- 2025-08-10探索健康体重管理新路径 助力健康中国
- 2025-08-10山阳县人民法院:“法院+综治中心”激发多元解纷新动能
- 2025-08-10Securitize:贝莱德BUIDL基金迄今已支付超过6250万美元股息
- 2025-08-10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范围的通告
- 2025-08-10暑假没给孩子玩手机,怎么也近视了?
- 2025-08-10一加高调亮相 2025 ChinaJoy,四大游戏体验区燃炸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