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每年暴雨季,对新房都是一个考验
今年也不例外,前两天北京新经历了一轮暴雨,小红书上不少博主开始发帖吐槽新入住的房子被水淹了。
那些开发商吹得天花乱坠的新房,一场大雨就露馅儿了。
你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钱,买个房子,结果一下雨就变“水帘洞”,这谁能受得了?
你家新房今年漏雨了吗?评论区开放可以把自家的“显眼包”晒出来。
01
北京豪宅漏雨
在小红书找了一些维权案例,小编冒着被封号的风险对项目名模糊处理,大家自行猜测
顺义某新交付的豪宅项目,大叠拼,一共三层,但每一层都有点位漏雨。
业主说,从装修开始就多次漏雨,重新做了保温层都不管用,29号又漏了。
目前小区维权群已经有75位业主了。
没想到,以往都是刚需盘维权,现在这样大豪宅项目也加入维权行列。
再看看海淀永丰某8.3万/平的“高端盘”。
今年新交付,可一下雨,中间楼层的业主发现,自己家漏水比回迁房还厉害,简直像瀑布一样。
花大价钱买到海淀改善项目,结果连普通房子都不如。
还有丰台某二环豪宅,均价11.75万/平。
可还没交房呢,一场大雨直接把地库淹成游泳池,积水深得都能淹到脚踝。
业主们花了上千万买的房子,结果防水还不如老破小,这谁能接受?
还有顺义某刚交付的别墅项目,外立面竟然是真石漆的,一到下雨车库就漏水,不光漏水甚至电闸都是劣质的。
只要有一户施工,其他的几乎就会连坐一起跳闸停电,像这种大雨天气,也有短路的
还有丰台河西某府,收房即漏水,小区物业说给维修,但是每次下雨还是会漏水。
大兴刚需盘地下车库漏水成黑洞,业主们只能自嘲住在“水帘洞”里。
还有昌平刚交付不久的刚需项目,顶层漏水,雨水直接从屋顶灌下来。
02
为什么2020至2023年的房子质量最差?
这些新交付的项目一般都是2020至2023年的新房。
2020至2023年,新房为啥这么差?
首先是政策原因导致的。
2020年开始,限竞房、共有产权房成了市场的主流。开发商为了满足限价要求,只能在成本上做文章。
防水材料从岩棉偷换成塑料泡沫,窗框密封胶厚度缩水,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这些小动作,一下雨全露馅儿了。
其次,市场竞争太激烈了。
开发商为了抢市场,纷纷推出各种优惠,但这些优惠的背后,往往是质量的妥协。
为了降低成本,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装配式建筑接缝处没做强化处理,地基基坑防水没做牢……这些问题,最终都让业主买单。
最后,还有监管的漏洞。
相关部门对新房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开发商有恃无恐。一些楼盘明明存在质量问题,却能顺利通过验收。
在市场比较好的时候,这种情况确实会比较多的。
03
物业怎么选
买房看质量,一个好物业,也是房子品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很多时候房子发生质量问题业主第一时间会找物业那么物业的态度就非常关键了。
有些物业比较负责任,就会及时给业主整修,并且以后也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这样其实大家也都是能接受的。
最怕有些物业不负责任,管理混乱,一味的推脱责任给业主添堵。
买房时该怎么选物业呢?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价格和品牌。
对新房来说尤其改善,物业价格高反而对项目是增分的,因为比较高的价格会适配比较优质的服务。
物业这个东西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
另外还要注意物业的品牌,一般国企,央企,大型的民营企业物业口碑还是不错的,但是也不要期待太好。
我个人觉得以后新房的物业会越来越好,因为整个房地产已经转型了,已经是消费品了,房地产从暴利行业必须向服务行业转型。
今年北京迎来好房子时代,在产品上卷的天花乱坠,社区各种增配,在买房人心里真正的好房子就是要住的舒服,质量好。
做到这一点,房地产任重道远啊。
我们真诚善意,诸位房友温暖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