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mdresh

http://keair.bhha.com.cn/commdresh/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推荐文章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魏新华
  • 电话:13197257215
  • 传真:0719-8025036
原创特朗普力推的法案,没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印证了中国的主导地位
发布时间:2025-08-10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特朗普推行的“大而美法案”最初的目标是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愿景,但一个月后,事与愿违。美国不仅未能变得更强,反而见证了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愈加稳固。

一个月前,“大而美”法案成为美国政治的焦点。这项政策的推出,不仅让特朗普与昔日盟友马斯克发生了公开对立,还引发了广泛的不满。特朗普通过这项法案计划减少对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等行业的政府补贴,尤其是对美国民众的补贴。特朗普希望通过此举将更多制造业带回美国,以此在全球与中国竞争,但没想到的是,这一政策推出后,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关系迅速恶化。毕竟,取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直接影响到特斯拉等公司,导致双方的激烈“口水战”。

此外,美国民众对这项政策的反应也非常负面。很多人认为,这一法案将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局面。即便如此,特朗普坚持推进这项政策,表现出其一意孤行的态度。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按特朗普的预期进展。相反,法案的实施证明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在7月31日,英国《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了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影响。文章指出,这项法案实际上有助于中国在电动汽车市场巩固其“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此前,拜登政府实施的“清洁能源补贴政策”促使一些企业回流美国,且专家曾预计如果这一政策得以延续,美国有望在新能源领域与中国分庭抗礼。然而,特朗普上台后迅速终止了这一政策,导致了广泛的社会反感。

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美国继续推行特朗普的政策,未来10年美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比原先政策下高出4.7亿吨二氧化碳,这对美国的能源发展将极为不利。研究还指出,如果特朗普决定废除环境保护局的气体监控措施,甚至撤销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那么美国的碳排放将进一步增加。

特朗普对能源政策的态度也令人失望。他认为风能是一种“昂贵且低效”的能源形式。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中国近年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2024年风电发电量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12.3%,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主力电源。风能不仅是可再生能源,还能有效减少矿物资源的消耗,兼具环保和经济效益。

尽管如此,特朗普对风电的评价并不友好。7月初,他在公众场合批评风电,称其不仅破坏环境,还需要昂贵的成本,并指责风电的零件几乎都来自中国。他进一步声称自己从未见过中国使用风电,但这一言论很快被美国媒体驳斥。报纸指出,中国是全球风力发电最广泛应用的国家之一,特朗普的言论与事实相差甚远。

更令人失望的是,特朗普还试图通过抹黑中国的风电技术来限制其他国家的选择。他曾在英国公开表示,风电场的扩展与移民问题一样,正在“毁掉”国家。他借此指出,中国的风电技术在欧洲受欢迎,而美国的风电市场则显得冷淡。特朗普的言论背后,显然是对中国风电在全球市场的强势地位的不满。然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正是特朗普政策的后果。

《经济学人》文章还指出,美国在太阳能、电动汽车和蓄电池等清洁能源供应链中,仍然高度依赖中国的投入。当特朗普决定将中国排除在补贴之外时,无疑给美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专家认为,这一举措不仅会导致美国民众支出增加,还将迫使他们为日益上涨的能源价格买单。

根据美国能源智库的预测,即使没有“大而美”法案,预计到2023年美国的电价将上涨25%,而到2035年可能涨幅高达74%。然而,由于特朗普政策的推动,这一涨幅可能在短期内提前实现。与此相对,中国大规模采用风电,不仅保护了环境,还有效缓解了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且大幅减少了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消耗。

特朗普本想通过“大而美”法案削弱中国在能源和矿产等领域的领先地位,然而从当前形势来看,这一目标显然难以实现。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几乎无法撼动,风电、蓄电池等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日益增长,成为许多国家的首选。

现在,特朗普面临的抉择只有一条:是否放弃一意孤行,转而与中国展开真正务实的合作,只有这样,美国才有可能实现“再次伟大”。否则,未来的伟大很可能将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