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参考答案1-4
城市管理学作业1
一、“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二、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弊端及如何进行改革
三、非政府组织如何参与城市管理
考核形式及要求:从以上3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500字的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一、“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1、个人的讨论提纲(350字以上)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1)规划滞后于建设。
(2)“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3)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生态环境差。
(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5)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
(二)“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
(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
(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5)注重个性特色,科学为城市定位。
2、联系实际的例子(允许粘贴打印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在《建议》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分为四小节,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以及加强城镇化管理。在我看来,这部分重点讲了三个方面,也就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在这里,城镇化是放在区域协调发展这部分讲的,这是传统,因为城镇是区域的特殊表现。在学术研究上也是把城市经济学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部分内容。
资料图片:大城市的拥挤交通。
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里面,有一些从来没提过的新内容。“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这是非常大的亮点,新的提法,第一次进入我们党的政治文件。
城市病的内涵和本质
“城市病”这个词最早发源于工业革命后期的英国,当时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把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城市爆炸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称之为“迈达斯灾祸”。迈达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梦想点石成金,后来有了这个能力,但结果却坏了。我们想象一下,当你周围的东西都变成黄金了,会怎么样?是灾祸,不是幸福,黄金既不能吃,也不能穿。哈孟德夫妇用“迈达斯灾祸”比喻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意思是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类财富不断扩大,但是人类也同时丢掉了许多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这是从经济史上解释城市病。
我们现在提出的城市病内涵到底是什么?城市一词可大可小,有大城市、有中等城市、也有小城市。那么,我们所提到的城市病到底指的是大城市病还是中等城市病或是小城市病呢?这是许多研究区域经济学的学者们探讨的问题。学界现在初步界定我们提到的城市病是基于城市生命周期理论提出来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主要强调的还是特大城市病、大城市病。
如果把城市病界定为是在城市膨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实际上我们是比较熟悉城市病的。像城市病的一些典型特征,比如城市环境严重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等,都是城市病比较严重的表现。再有公共交通问题,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普遍存在。有一个数据,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特大城市机动车平均时速从过去每小时20公里左右下降到现在12公里左右。我们往往觉得,我们去某个城市路上用的时间比进了城找目的地的时间还要短。当然,城市病还有许多其他的表现。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为什么要突出提出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1980年是19%,今年大概是47%到48%,预计到2025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我们一方面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大城市病和特大城市病,而且我们的一些大城市正在经历这种病。因此面向未来,基于我们现在的发展模
式,从战略的高度前瞻性地考虑这个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认为城市病的本质就是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的匹配度失衡。城市的资源环境是有一定承载能力的,随着城市的膨胀,城市的资源环境越来越不能适应城市的良好发展。另外,城市组织管理落后于城市化过程也是造成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我们还可以找出更多的原因来解释城市病产生的机理。但是,从本质上讲,城市病是城市资源环城市病的治理
目前我们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市病显形的阶段,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应该对威胁城市发展过程的城市病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早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城市系统,使得城市慢慢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千万不要等城市病积重难返的时候再去治理。(张汉飞)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500字以上)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1)规划滞后于建设。“规划服从于建设”、“建设指导规划”、“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规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规划的龙头作用、调控作用发挥不出来,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2)“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大体有给水、污水、雨水、通讯、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属单位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不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
(3)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生态环境差。以随州市绿化现状看,主城区绿化覆盖率仅有38.93%,人均公共绿地4.27平方米,低于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水平(6.25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比较差,妨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中小城市特别是内陆城市大气、水资源污染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
(5)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许多城市变得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到处是似曾相识的街道,“欧美风格”的小区、千篇一律的建筑比比皆是,火柴盒般的高大建筑密集,宛若“混凝土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