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平水韵)
文/登棋(伟信)
孤雁寻芦盼,鸣声惊客心。
云飘南处往,霜冷北哀吟。
怅望秋光里,徘徊暮色沉。
群飞皆远去,独对暗来临。
诗词助教老师小满评:诗人通过“云飘”、“霜冷”、“秋光”、“暮色”等景物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冷而萧瑟的氛围。这些景物不仅为孤雁的孤独与哀愁提供了背景,也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诗中既有“云飘”、“霜冷”等动态景物的描绘,也有“秋光里”、“暮色沉”等静态景物的刻画。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在画面上更加生动立体,也更好地衬托了孤雁的孤独形象。
诗中“鸣声惊客心”不仅写出了孤雁的叫声对行人的触动,也隐含了孤雁对同伴的思念和对温暖栖息地的向往。这种情感在“云飘南处往”一句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表达了孤雁对南方温暖之地的深切向往。
作为一首五律,本诗在平仄韵律上表现得相当工整。每句诗的平仄都严格遵循了五律的规则,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七律-木芙蓉》
傅培福
半临秋水照新妆,万里芙蓉香吐芳。
晨露凝珠英破蕊,晓烟结绮秀容光。
高情又送胭脂色,雅韵随来绵绣章。
敢与黄花同弄影,忍寒三醉独凌霜。
诗词助教老师小满评: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木芙蓉的形象。如“晨露凝珠英破蕊,晓烟结绮秀容光”一句,不仅描绘了木芙蓉在晨露和晓烟中的美丽姿态,还通过“凝珠”、“破蕊”、“结绮”等词语,展现了其细腻而生动的细节。
诗中色彩丰富,如“新妆”、“胭脂色”、“绵绣章”等,这些色彩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更好地展现了木芙蓉的美丽与高雅。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景物描绘,成功地塑造了木芙蓉高洁、坚韧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美好品质的赞美与敬仰。在平仄韵律上,本诗合律工整、韵脚和谐,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秋雁》
蓝天白云
芦苇侵霜映柳塘,秋风阵阵雁南翔。
征程万里经年渡,一路高歌归故乡。
诗词助教老师小满评:全诗以秋雁南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秋雁作为候鸟,每年秋天都要南飞,这种迁徙的行为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平水韵平声十灰
文/吴承法
雁阵飞南岳,落后多遭灾。
羽体受伤害,身老心力颓。
孤雁入苇荻,偶亲留相陪。
潇瑟芦花冷,日夜闻声哀。
但愿春来早,随群再飞回。
诗词助教老师小满评:诗人通过“雁阵飞南岳”、“孤雁入苇荻”、“潇瑟芦花冷”等句,生动地描绘了雁群迁徙中的景象。这些景物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更好地烘托了诗歌的氛围。
诗人巧妙地将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如“日夜闻声哀”一句,既描绘了孤雁的哀鸣声,也表达了诗人对孤雁的同情与悲伤。这种情感与景物的融合使得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沉。
在诗歌的结尾,诗人以“但愿春来早,随群再飞回”表达了对雁群未来的美好期盼。
虽然诗歌在情感表达和景物描绘上都做得不错,但在语言运用上略显直白。一些句子如“落后多遭灾”、“羽体受伤害”等,虽然直接点出了雁群迁徙中的不易,但缺乏一些更富有诗意的表达。
《七绝 北海》
遥望昆仑
白塔擎天云吻迹,碧水清波琼島迷。
亭台楼阁千秋筑,御花园内丰彩奇。
诗词助教老师小满评:诗人通过“白塔擎天云吻迹”、“碧水清波琼島迷”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北海的壮丽景色。这些景物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北海的美景。
诗中既有对北海整体景色的描绘,如“碧水清波琼島迷”,也有对具体景点的刻画,如“亭台楼阁千秋筑”、“御花园内丰彩奇”。这种层次丰富的描绘方式使得诗歌在景物上更加立体和全面。
《立冬》
(平水韵:上平一东)
文/向英
岁序无情已立冬,街头枝干肖条穷。
风吹树叶纷纷落,花谢庭芜漠漠中。
黄菊盈眸展芳韵,丹枫入望照霜红。
寒烟绕壑斜阳淡,冷月幽天暮色融。
诗词助教老师小满评:诗中“岁序无情已立冬”一句,直接点出了立冬这一时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岁序无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可逆转,立冬的到来则标志着冬天的开始。
尽管立冬时节带有寒意,但诗人并未沉溺于悲伤或消极的情绪中,而是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去面对自然的变化。如“黄菊盈眸展芳韵,丹枫入望照霜红”两句,展现了立冬时节菊花与枫叶的美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本诗在平仄韵律上表现得相当工整。每句诗的平仄都符合七律的规则,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文/随遇而安
冬临荷韵寂,水冷叶凋残。
瘦影摇波处,枯枝立岸寒。
曾经花似锦,此刻梦如澜。
静待春风至,重开映碧澜。
诗词助教老师小满评:诗人通过“瘦影摇波处,枯枝立岸寒”等句,细腻地描绘了荷塘在冬季的景象。瘦影、枯枝等词语生动地刻画出荷塘的萧瑟与冷清,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冬季荷塘的独特韵味。
通过对比“曾经花似锦”与“此刻梦如澜”,以及“水冷叶凋残”与“重开映碧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更好地突出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紫气东来(吴玉梅)
镜中惊皓首,花重醉香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