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穿甲弹(Semi-AP)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介于穿甲弹和高爆弹之间的弹种,相比高爆弹缩减了装药量,牺牲了部分爆炸威力换取更高的弹体强度,配合相对惰性的引信,从而对轻装甲目标造成更有效的打击,这一类目标使用传统高爆弹时,轻型装甲会极大的降低高爆弹破片造成的毁伤(1寸装甲即可抵挡8英寸级别高爆弹的破片,如英国和日本条约重巡洋舰的炮塔),而穿甲弹则装药量不足甚至因目标装甲厚度不足以启动引信而造成过穿。
这便是最符合半穿甲弹定义的,原教旨上的半穿甲弹,但事实上在经过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演变,半穿甲弹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且不仅限于这种狭义上纯粹的半穿甲弹,下面会选取几个相对广泛使用的例子来介绍。
MK12 38倍径5英寸舰炮,毫无疑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使用最为广泛的舰炮,MK12配备了MK38通常弹,这种炮弹结构上是一枚被帽穿甲弹,但拥有更大的装药腔用以提升威力,而MK12并没有真正的穿甲弹,作为一款短管5寸炮,MK12的穿甲能力几乎无法对任何拥有装甲的舰艇造成威胁,而配备半穿甲弹的主要目的便是在岸轰时能够更为有效的摧毁一些较为牢固的防御工事。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绝大多数驱逐舰都没有穿甲弹,仅有半穿甲弹或与之类似的通常弹和高爆弹,因此面对拥有装甲的轻巡洋舰或更大的主力舰时,一旦鱼雷攻击没能得手,又无法尽快撤退时往往会陷入单方面的屠杀。
美国快速战列舰尽管使用MK6/7两种主炮,但二者弹药通用,仅配备MK8穿甲弹和MK13高爆弹(不考虑批次子型号和极早期的2250磅穿甲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半穿甲弹,但MK13高爆弹拥有选装引信功能,可以选择使用弹头引信或弹底引信,在实际使用中,使用弹头引信的被称为MK13 HE,也就是纯粹的高爆弹,使用弹底引信的则被称为MK13 HC,即半穿甲弹。与上文提到的不同,MK13没有减少装药,缺乏弹体强度补强,仅拥有惰性引信,相比传统意义的半穿甲弹,MK13拥有更大的威力,代价则是较低的弹体强度可能导致在命中中等厚度的装甲时会因弹体受损而无法完整起爆。但毫无疑问,在美国海军的划分中,这依然是半穿甲弹的一种形式。
作为意大利唯一的新式战列舰,维内托级最为人所熟知的特点便是其使用更多发射药来提高初速的M1934主炮,极高的初速使得这门15英寸主炮在垂直穿深上甚至超越了许多16英寸主炮。但高初速显然是有代价的,除牺牲了身管寿命外,水平穿深也降低到了一个几乎难以接受的程度,哪怕是新式战列舰中水平防护最差的俾斯麦在常规交战距离上也不会被M1934威胁水平防护。对此意大利人在条例中直接规定了维内托级在22km以上与敌方战列舰交战时就会直接改用半穿甲弹,尽可能损害对方的非防护区,这成为了仅有的战列舰固定采用半穿甲弹的案例,十分罕见。但半穿甲弹注定无法一锤定音,维内托级依然不善于远距离交战,尤其是面对拥有恐怖水平穿深的美国高速战列舰。
接下来是英国条约轻巡洋舰,与游戏中以穿甲弹见长的英国轻巡洋舰不同,历史上的英国条约轻巡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半穿甲弹。条约期间建造的英国轻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林仙级,利安德级一类的低配殖民地巡洋舰,另一类则是殖民地级和城级,用于主力舰队前卫侦查和屏护。前者威慑殖民地土著显然不需要穿甲弹,后者则主要对抗敌方侦察舰艇和雷击舰,常规情况下并不会和敌方重甲舰只交战(也有例外,如巴伦支海,但英国轻巡依然依靠优秀的战术发挥击退了德国海军),对抗无装甲的敌方驱逐舰和其他轻甲舰艇,半穿甲弹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所有英国6寸巡洋舰基本都没有配发真正意义上的穿甲弹,而是使用半穿甲弹和高爆弹。
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是法国战列舰敦刻尔克级,敦刻尔克级并未配备真正意义的半穿甲弹,但敦刻尔克的330mm穿甲弹拥有许多的半穿甲弹的特征,包括更多的装药,较薄的弹体厚度等。敦刻尔克级最初的建造目的是用于针对魏玛德国建造的德意志级,德意志级虽然拥有283mm主炮,但本身防护只有重巡洋舰级别,因此敦刻尔克级最初并未准备对抗敌方战列舰,所以穿甲弹牺牲了部分弹体强度,略微降低了穿深,换取对既定目标的更大杀伤力。这种介于穿甲弹和半穿甲弹之间的中间形态的炮弹也成为了世界海军史上极为独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