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手机问世的那天起,手机就拥有自带的摇晃功能,微信开发出的“摇一摇”项目,也曾经让不少人交到了远在天边的那个网友。
萍水相逢,未曾谋面的两个人也许会志同道合的畅聊最近追得哪部剧,或者撩闲一样的东扯西扯,亦或者一见如故的甜甜蜜蜜。
总之,那个年代摇一摇还是神兽广大用户喜爱的。再加上正值微信刚刚流行,很多人在公共场所也会拿着手机时不时的摇两下,然后伴随着提示音而来的是周围人略带鄙夷的目光。
但热度一过,这个功能就渐渐的被人们舍弃掉了。唯一能让我们想起这个功能的,可能就是春晚的抢红包了吧。
不过天道好轮回,最近这个功能又杀了个回马枪,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顺带还恶心了我们一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听我娓娓道来。
我们都知道,广告是从来都不会少的,包括各大手机APP也会藏有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你防不胜防。这不,最近越来越多的手机APP,也都在启动界面上加入了大量的广告。
短则3秒,长则5秒。总得来说,反正从点击到进入APP也需要三五秒的时间,这个时间内加个广告也无可无不可,很多感兴趣的精美广告,也许还可以点进去浏览一二。
不过你点进去浏览和仅仅过目一遍,对于APP来说,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收入。用户点击广告,APP则会拿到更多的广告费用。
所以,不知道是哪个“天才”的营销人员,就利用了我们都熟悉的“摇一摇”功能来大做文章,以此提高APP广告的点击率。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困惑,当你打开一款APP,却神不知鬼不觉的跳转进了一条广告中,这让你感到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笔者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但后来发现这不是手机短路,也不是自身的误触,而是这些广告被偷偷加入了“摇一摇”功能。
也就是说,你点开APP的时候,跳出的那条广告不需要你进行任何点击,摇动手机就可以。因为相比较于点击广告这种主动行为,“摇一摇”则更容易在被动中、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触发,这大大提高了广告的点击率。
所以,此方法一出,各大APP就直呼牛B,并开始争相效仿。以至于现在很多APP会用这么一个方法来套路你。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不过也好,这样的话以后出门就可以有效的减少走路玩手机的频率,解决了走路玩手机这个世界性难题,真是既健康又安全。
不过,我还是想说“不过”两个字,不过这个操作是不是有点太让人恶心。
要知道,有时候我们无意识的摇动手机,或者无法让手机完全静止的时候,就只能被迫进入广告,这简直就是十几年前那些“流氓软件”的捆绑行为啊。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所以广大网友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甚至有些暴躁老哥开启了“狂喷”模式。
那么我们作为智能手机用户,就只能任由其“宰割”吗?我们能不能尝试着反抗一下呢?答案是可以反抗,但是容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更容易“两败俱伤”。
我们都知道,手机的“摇一摇”功能的硬件支持是来自于一个叫做“陀螺仪”的小东西,这个小东西会感知手机当前的运动状态。那是不是我们关掉它,手机检测不到震动就没法跳转广告了呢?
理论上讲是这样的,但是智能手机研发的过程中,就没想过你会需要把这个功能关闭,所以你只能尝试在手机的“开发者选项中”尝试将这个“传感器”关闭。
但据说很多手机关掉这个功能是无法持久的,系统会帮你将“传感器”自动打开。
另外,就算你成功的关闭了“传感器”,随之而来的也是大量的问题,因为你的指南针,计步器,或者某些靠摇晃手机来玩的游戏都会随之瘫痪,这也是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所以现在来看,想要解决这个被套路的问题,我们只能期待以后的手机会带有类似的权限控制功能,也期待相关部门早点出台这种反套路的有关规定。
说到广告套路,我们再深入聊聊
现在你们网购以后收到快递,一定见过快递包装上有这样的字样:先别拆,扫码有机会领取……然后旁边附上一个二维码。
这些二维码会标注抽奖,领取,返现等等字样,以此来吸引你的眼球,让你管不住手的去扫描。而且扫完之后确实是会出现一个抽奖界面。
你满怀期待的转起抽奖键盘,后惊喜的发现:哇塞,中了一等奖。这可能对于一个买彩票都要日常赔两元的你来说有些猝不及防,幸福来得太突然,你甚至还不知该如何庆祝。
然鹅,别着急,好戏还在后头。
当你开始准备领奖,你就已经钻进了商家准备好的套路之中。他们会让你填写地址、电话,然后……付款!说到这有人不理解,不是中奖了吗?为什么要付款?
对呀,你确实中奖了,而且是一等奖。一等奖就是用最低的价格购买商家口中最好的商品。所以别犹豫了,付款吧。
好吧,有些人会想,既然是好东西又是“中奖”得来的,为什么不要呢?
到了这一步如果你真的付款了,那么给你邮寄过来的“奖品”到底是什么,就真的不好说了,说惨一点这个“奖品”可能还没有邮费值钱。
而且,这种假抽奖真营销的套路现在也被有些手机APP玩坏了,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比如当你点了一个外卖以后,你会发现APP上外卖小哥的摩托车后面又带着一根小尾巴。好奇的你如果点开这个小尾巴,则同样会出现类似上述的“抽奖”营销界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像这样用“中奖”来诱导你消费的套路营销模式屡见不鲜,总之商家的套路是总在推陈出新的,不过归根结底营销目的是不变的。
所以,坚持一个不轻易付钱的原则,则会让你尽可能多的避免这些烦人的小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