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实践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近日正在全国热映,在广东也引发强烈反响与讨论。近日,该片总导演徐洁勤、导演周丹丹、摄影指导桑琪,以及片中两位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刘缓、王梓莹来到广州,与观众进行映后交流。剧组还邀请了多位广州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观影,后者被片中展现的北京同行的真实工作状态所打动,评价影片“高度真实”“非常感人”“说出了我们的声音”。
据了解,《您的声音》目前全国观影人次已超182万,票房超7600万元,为过去5年国产纪录片票房之首,猫眼和淘票票评分均高达9.1分。
片名含义:用市民的声音去切入电影
《您的声音》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的创新实践为主体内容,探讨世界超大城市治理的共性问题,凭借一系列讲述贴近百姓生活的鲜活故事打动人心。总导演徐洁勤坦承,在做这部电影之前,她对“接诉即办”这个主题还是个“小白”,但在调研过程中,她被这条热线背后的浩大系统和精密逻辑给深深震撼了。“我打过12345,也觉得好用,但当我真的去了解它为什么这么好用的时候,答案真的是超出我的预期。”徐洁勤说,“我没想到一条热线背后藏着城市治理方方面面的部门,有这么多的人在一线投入。我被震撼了,所以也想把这份震撼带给大家。”
影片名为“您的声音”,顾名思义是来自市民的声音。影片以一场“声临其境”的热线接听场景拉开序幕,密集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瞬间将观众带入城市治理的微观现场。徐洁勤说:“北京的12345一天要接到超过6万个电话,如此海量的声音其实都是市民声音的汇集。这些声音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北京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不是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所以在调研期间,我们就已经决定要从市民的录音去切入这部影片。后来,很多观众也反馈,这个片名让他们觉得很亲切。”
但“您的声音”不止这一层含义。徐洁勤解释:“市民在发出自己的声音,12345背后众多政府工作部门的一线人员也在不停地回馈着他们的声音,所以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事实上,影片上映后,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看完也很有代入感。”
“您的声音”的第三层含义,则是它提供了一个公共讨论场域。“我发现这部电影,很多人会边看边聊。因为片子里都是大家经历的事,比如您有过停车难的事,他家碰到装电梯的事,跟我们的生活太近了。这部电影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大家看完之后讨论我们自己的公共议题,发出大家自己的声音。”徐洁勤说,“我们想通过这样一部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城市治理的作品,让大家都能为自己城市的发展来贡献‘您的声音’。我想,这应该是‘您的声音’这个片名最重要的一层含义。”她还表示,能有更多广东的观众走进影院,并在看完电影后发出自己的声音。
真实至上:3小时素材扒出30秒精彩
《您的声音》自2024年3月开始筹备,历时10个月完成制作,电影创作团队走访了40余个相关单位,前期采访了百余位工作人员,拍摄涉及全市9个区120余个场景。最终,影片选取了胡同停车治理、老楼加装电梯、话务员成长、街道书记工作、接诉即办立法、外国记者调研、应急抢险等7个主要故事,向世界讲述“中国之治”的故事。徐洁勤强调:“我们没有演员,也没有剧本,因为生活中发生的实实在在的故事就已经足够抓人和感人了。”
导演周丹丹透露,片中发生的所有冲突也都是真实的。“比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那个故事,大家看到两个老大爷打架,我们是拍完了之后再让当事人签授权书。”周丹丹说,“还有在装电梯这件事上出了很多力的社工小沈,他原本不是电影的一个主要人物,但拍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非常热心,导演组一开始甚至都以为他是居民代表。因此,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也在一路被人与人之间这种真实的情感所打动。”
摄影指导桑琪是资深纪录片从业者。他说:“我以前拍的纪录片都是那种特别美的,但这部电影的追求不同。导演最早就要求这片一定要真,所以,我们基本全程采用手持拍摄。”片中有一段,新人话务员王梓莹接到了一个不太友好的市民电话,她的情绪有点难受也有点生气。桑琪透露:“如果是电影,可能几分钟就拍完了。但纪录电影不一样。当时王梓莹在那接了三个小时的电话,我们支了三台机器一直拍她,后期我们的导演再从三个小时素材里扒出不到三十秒的素材,才有了那一小段情节。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被看见”:基层工作者从幕后到台前
片中两位主要人物——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刘缓、王梓莹,当天也来到了广州路演现场。刘缓是北京12345的资深话务员,她透露,剧组并没有给她们任何“指导”,现场也没有人说“咔”,“这跟我们以为的拍电影很不一样”。但等电影上映之后,她看到画面将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这让她觉得很神奇。更让她感动的是,《您的声音》让更多市民了解了北京12345政府服务热线在城市运行中的作用,“感谢电影让我们话务员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当天的路演现场来了一群特殊的观众,他们是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观影时他们格外专注,提问时也特别积极踊跃。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在现场发言:“我想说,中国不止北京有12345,广州、深圳乃至全国有340多家。在我看来,12345的工作人员就是一家人,所以今天我就像在现场见到了我的家人一般。”还有一位曾在部队工作过的老话务员,激动地提出要跟刘缓合影留念,他对刘缓说:“我对你们的工作太有感触了,我觉得我们也被看见了!”
总导演徐洁勤说:“能让大家真实地体验12345的故事,我们也非常荣幸。刘缓、王梓莹,以及更多片中的基层工作者,他们就是所有12345工作人员的缩影,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感受到他们对城市工作的付出。”她还特别呼吁:“大家打12345的时候,请对我们12345的话务员多说一句:‘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