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中国  上海  未来    企业  政策  教师  系统 

刘海粟《红荷翠羽》赏析

   日期:2025-01-26     作者:symdkt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keair.bhha.com.cn/mobile/news/8046.html
核心提示:    红荷翠羽(国画) 1979年刘海粟 中国美术馆藏  刘海粟(1896-1994),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

  

nerror="javascript:this.src='/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gif'" src="http://keair.bhha.com.cn/file/upload/202501/26/184100672.jpg" alt="" title="" width="400" height="584" align="" border="0" />

  红荷翠羽(国画) 1979年 刘海粟 中国美术馆藏

  刘海粟(1896-1994),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海粟为把西方美术介绍到中国、推动中国现代美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刘海粟不仅山水画闻名遐迩,其花鸟画尤其是笔下荷花亦个性鲜明,他1979年创作的这幅《红荷翠羽》,泼墨泼彩荷花画不墨守成规,明显融合了西画的技巧,并结合中国传统大胆创新,不拘于法度的束缚,画面自由奔放,无论是笔墨、色彩、还是章法,都是古代荷画中从未出现过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新奔放

  《红荷翠羽》是用大泼墨将大碟的水墨狂肆地、大胆地泼向纸上,墨色或浓或淡,水乳交融,在生宣纸上产生水墨淋漓,虚虚实实,妙趣横生的效果。而画中的荷叶在水墨浑然的底子里没有清晰的外形,只留下一片片模糊绿色的光和影子,仿佛看到物象在阳光照射下,光在荷叶里自然流动,青绿、粉绿等色彩在充足的空气中闪烁着,产生了耀眼而灿烂的光色效应,促成了若隐若现的幻觉,使得整幅竖式构图的荷花带有早期印象派那种瞬间的光色印象感觉。我们可以从他的荷花作品中找到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等油画的色彩特征。荷叶里没有一丝清晰的轮廓,只有一片彩绿色的影子,红色的荷花也是儿童画般的涂抹,天真而稚拙,其画法有独特之处。刘海粟的油画受野兽派影响,色彩生辣,笔触奔放,国画也敢于将大笔触强烈色调的画法引入水墨画。此画中点画勾勒与泼彩并用, 笔线强悍老辣, 喜用石青、石绿和大红, 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突出其艺术风格和艺术创造性。

  技法革新

  刘海粟的泼墨泼彩荷花有中国传统的写意情怀又有西方印象派油画的特征。他舍弃了传统以来习惯的没骨画法,取而代之的是泼墨泼彩法,在技法创新与色彩表现上开辟了新的领域。以往中国画长期尊崇“水墨为上”“色彩为辅”的传统,画风则追求水墨浓淡轻重的变化和墨韵生动的趣味,对色彩的表现不太重视。而刘海粟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色彩表现上实现了“彩墨为上”的飞跃,把色彩提到很高的位置,为中国绘画的色彩开创了新的面貌。

  色彩表现

  在色彩表现上,大量加入了西方印象派绘画的色彩表现,带有浓厚的西方现代油画的特征。刘海粟很早就接受印象主义、后期印象主义以致野兽主义的影响,并没有与传统绘画完全断离,相反,对他来说,正好是同从石涛、八大以来的传统创新画派相衔接,并且也同传统的文化精神相合拍。他选择了一条中西结合的创新道路,采用泼墨泼彩的艺术表现,调和了传统和现代,沟通了东方与西方。

本文地址:http://keair.bhha.com.cn/news/8046.html    康宝晨 http://keair.bhha.com.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