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南海珊瑚礁修复与保护的建议》收悉。针对目前珊瑚礁生存形势面临威胁、珊瑚礁生态状况本底不清、珊瑚礁监测体系仍需完善以及珊瑚礁修复技术方法有待提升等问题,您提出建立南海珊瑚礁观测研究站、建设南海北缘珊瑚种质资源库、打造智慧珊瑚礁修复样板、设立珊瑚礁国家研究中心等方面的建议,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珊瑚礁修复和保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经商国家林草局,现答复如下:
一、所涉及工作的相关背景情况
珊瑚礁是最具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在养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线、促进全球碳循环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南海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2022年1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联合编制印发《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统筹布局了6项重点工程,其中,海峡西岸重点海湾河口生态保护和修复、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海南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4项重点工程均涉及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2024年6月,我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珊瑚礁保护修复的通知》,从5个方面提出10条举措,指导地方进一步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动提升珊瑚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是加强珊瑚礁保护。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细化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的具体管控要求,把生态保护红线中珊瑚礁保护情况纳入常态化监管与督察。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加强广东徐闻珊瑚礁、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个自然保护地的能力建设和生态修复。
二是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健全珊瑚礁生态预警监测业务化系统,建立珊瑚礁生态状况定期调查制度,优化预警监测布局,提升连续定点监测能力。2019年,依托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建设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在2021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南沙野外站以珊瑚礁生态系统为主要观测研究对象,聚焦珊瑚礁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综合观测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加强珊瑚礁保护修复科技支撑。开展珊瑚礁退化原因及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建设珊瑚礁重点实验室,针对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一系列问题,凝练形成研发需求或榜单,争取国家科技计划支持,联合科研院所,在科学诊断其退化原因的基础上,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技术研究和试验性应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促进自然保育、巡护和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国家林草局积极支持地方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以及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珊瑚礁自然保护地的物种调查、规划建设、生态监测和保护执法等工作。2022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逐步建立了南海相关区域主要种类的珊瑚基因条形码库,并不断完善。
四是依托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珊瑚礁保护修复工作。2022年以来,自然资源部配合财政部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沿海地区实施3个涉及珊瑚礁保护修复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19年-2023年,中央资金共投入1080万元,用于支持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自然资源部利用与南海周边有关国家的合作机制和平台,积极分享在珊瑚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最佳实践和经验,推动在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评估、预警监测、生态修复、科学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的合作交流。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自然资源部将继续指导地方落实《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珊瑚礁保护修复的通知》等相关工作任务和要求,科学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二是自然资源部将组织相关省份进一步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预警监测,推动珊瑚礁生态系统相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
三是国家林草局将继续加强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积极支持保护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开展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监测、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研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然资源部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