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录
一、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认知
二、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认知
三、《道德经》的系统思维与现代文明
经典语录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犹如认知与思维的关系,对于世界来说,文化是相异的,犹如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所以,文化的本质是认知!思维是认知的核心,人类文明一定是人类走向理性思维所带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文明是世界各地文化的共性,文明即思维。文化孕育文明,《道德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归宿,更是人类普世文化的范式,一定会助力人类走向更高级的信息文明。
1、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理性思维脑
人类经过漫长进化,人的理性思维脑即新大脑皮层逐渐占主导地位,以应对智力型任务,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但人对于外界环境的认知依然少不了爬行脑即原始脑、中间脑即情感脑的巨大影响,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均受到这三种脑的综合协调作用,形成对于世界不同的认知,这种认知就叫做心智模式,也叫性格。
2、人类幼年期与孩子幼年期的认知对比
现代人都知道,孩子的成长三岁看大,即孩子在三岁时性格已基本成型,具有终生稳定性。说的是父母亲对于孩子的成长简直就是上帝般的影响。如果父母亲自孩子在胎儿期就争吵不断,没有个和谐安定的环境,胎儿情绪便一直处于惊恐不安全状态,其理性脑的发育就比较慢。孩子出生后,有些父母离异了,对于孩子的性格更是严重影响。
在九型性格图中,人的性格就是由三种脑对应的三大中心即本能中心,感情中心和思想中心来决定和影响。有三种性格由本能中心占主导,包括1号完美型,9号和平型,8号领袖型。有三种性格由感情中心占主导,包括2号助人型,3号成就型,4号自我型。有三种性格由思想中心占主导,包括5号理智型,6号疑惑型,7号活跃型。
人类幼年期面对陌生的宇宙大地,其心智模式的形成与孩子成长时受父母亲环境重大影响是极其相似的。西方人为什么需要信仰上帝呢,不就是他们内心极度不安全,渴望父母的关怀么?东方人为什么如此自信,上古神话《山海经》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钻木取火,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及刑天的故事,哪一个不都是人在斗天斗地,开创新时代?
一句话,唯环境使然!其实,无论,东西方,都是天人合一,只不过天人合一的方式不同罢了。西方通过上帝来实现天人合一,东方通过《道德经》的道来实现天人合一。
3、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认知
为什么东西方人认知不同,从而导致文化不同?这要从现代智人的迁徙路线图分析了。
老天爷确实太眷顾中华先祖了。中国的东面南面沿海,西北西南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大山阻隔,在农业时代,中原文明受到外界的威胁只能是来自于北面草原狼的侵袭。这也倒促进中华文明的进化了。
但中原文明最大的好处是优越的农耕自然环境。黄河与长江孕育着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文字是半抽象的象形文字,是具象思维模式,一直延续到现代。其中,中国赞美山水的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可中华文明只有技术,没有科学,这与具象思维分不开。
西方文明由于中东沙漠地带及环地中海商业文明的推进,该广大地域早期的象形文字比如埃及的象形文字等都统一转向了拼音文字,方便各地域的统一交流,也促进了西方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逻辑思维诞生,科学就是建构在纯逻辑思维上的游戏,堂而皇之的发展起来了。
总之,文化就是世界各地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导致各地天人合一的不同认知,孕育出东方的具象思维和西方的逻辑思维。这两种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的逻辑思维孕育出现代工业文明。而东方直到近代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才开始了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升级。
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认知。说个故事给大家听听,我用这个故事来帮助大家分析一下思维的几个过程。
有个社交场合,好多朋友聚坐闲谈。这时候一架飞机,正从空中飞过。一位老军人仰头,充满自豪的说:知道这飞机是从哪儿起飞的吗?就是在最近的那个机场。那个机场,是我们修的。
爬行脑
哗,众人瞪大眼睛:这是个大项目,赚了多少钱?老军人笑了:赚个毛线钱,这是老早时候的事了。那年月国家穷,我们当兵的,都怀一腔热血,矢志无私奉献。所以那个机场,完全是我们军人义务劳动修建的,一分钱也没有。而且是自愿出工,自带工具。正因为我们军人的无私付出,才有了千千万万的机场与公路,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虽然我们没有赚到钱,但这恰是我们的荣光与骄傲。
大家肃然起敬,纷纷鼓掌。老军人羞涩的向大家敬礼,起身离开。
情感脑
老军人走了,现场有个商人说话了:我对于军人,是打心眼里尊敬的。只是感觉这事不完全对。大家问:哪些地方不对?
商人说:这事怎么说呢,什么叫国家穷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穷的国家,也比个人富吧?就算是当时没钱,事后也应该弥补吧?我也不是对义务劳动有看法,但是作为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不过的,莫过于规则,规则莫大于公平。国家正常的运行,不能总是要求别人单方面的付出奉献,而应该建立在公平交易、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诚实的劳动,勤恳的付出,合理的报酬,这是每一个国民都应该享有的尊严。如果这个尊严得不到保护,很难想象还能持续多久。
众人礼貌的点头:有道理,你说的也有道理。商人得到赞许,很高兴的离开了。
思维脑——认知的不同层次
1、商人离开后,一个道德学家起身说话
刚才那个商人说的,不完全对。 我不是反对公平,也不是不支持规则。而是从社会总体的角度上来看,一个社会不能走入狭隘的交易误区。如果凡事都以冰冷的金钱来衡量,这世上还能剩下多少温暖?如果军人的无私付出,都得不到脑满肠肥的商人一句公正的评价,这意味着何等的伤害?如果无私奉献都换不来应有的尊敬,这个世界,又会变得多么的寒冷?
大家原本就对刚才的商人所言,不以为然。此时听了道德学家的这番话,顿报以热烈鼓掌。道德学家很谦和的站起,向大家致意退场。
2、道德学家走了,一个经济学者走了出来
刚才那位道德学家说的,我很赞同。但是,当我们诉诸情感、单纯的满足于道德优越之时,是不是更应该从学理的角度,深入的思考一下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一个机场从动工到修建完成,就创造出了财富的增加值,财富总量加大,国家所发行的货币,也相应的增加。这增加的货币量,就有军人们义务修建的机场。可是军人并没有拿到钱,事后也没有补偿。那么问题来了:这钱谁拿去了?事先声明,我对军人尊重有加,更不会反对义务劳动,同样也希望世界充满爱。可是钱呢?谁把军人的钱拿走了?
回到经济学的本原上来,一个国家,处于贫穷之时,必须要负债经营。换言之,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负债的方式,支付修建机场的费用,让财富回归社会,加大货币的流通量。说过了,本人尊重所有的奉献与牺牲,但在国家贫穷时的义务付出,实质是抑制货币流通的,不利于国家的长足发展。经济学者说完,众人惊愕片刻,突然一起鼓掌。
经济学家招手致意,退场离开。
3、经济学家走后,又一个社会心理学家走出来
刚才那位学人的讲话,我很赞同,很受启发。但是,人类社会的构成,非止经济这一个维度。很多事情,是很难交易化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家庭,比如说朋友之间,比如说邻里乡党。再比如说一个公司或组织,内部的一个个小团队。这些隐密的微小社会单元,更强调的是合作,合作并不排斥交易,但万不可凡事交易化。
价值是主观的,价格是估算的。如果凡事交易化,带来的结果,是合作者各自高估自己的贡献。是以有些家庭,恩爱夫妻成为怨偶,就是因为双方过于高估自己的付出。是以有些朋友,反目成为仇人,就是高估了自己在友情中的价值与作用。是以许多团队纠纷不断,就因为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吃亏了。
世上没有每个人都吃亏的生意,却存在着凡事都感觉自己吃亏的人。所以我可以就此回答刚才那位学者的问题:谁把义务劳动的报酬拿走了?
答案是:没有人拿。又或者说,每个人都拿了。因为这个报酬无法从庞大的经济总量中细筛出来,军人的付出如输入社会肌体的鲜血,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新建机场增发的那笔钱,汇入到货币总量之中,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钱包里。
现场寂静片刻,旋即爆发出热烈掌声。大师脱帽致意,退场。
4、社会心理学大师退场,系统学家走出来
一个社会,犹如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必须要有序良性的运行。
正如人的身体,内有心肝脾肾肺,外有口眼耳鼻舌。每个器官各司其职,但同时也都在消耗人体组织的能量。是以任何一个器官,必须要大小适度。小了固然不好,但如果太大,就会对其它器官造成挤压,反而妨碍人体健康。
比如说肝脏,是人体的五脏之一,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起着去氧化,储藏肝糖、分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制造消化系统的胆汁等作用。人体不能没有肝脏,但如果肝脏过大,那就要去医院挂号看医生。
社会也同样如此。义务劳动好不好?没人敢说不好。但义务劳动之所以赢得尊重,就因为它与人体中的肝脏一样,被局限于有益的范围里。如果这个范围过大,正常的商业行为就会无端遭受指责。合法的交易,因而承受巨大道德压力。所以商人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因为他感受到了强烈的心理不适。这如同人体肝脏过大,挤压到了其它器官。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军人,也需要商人。需要道德学家,也需要经济学者,同样需要社会心理学家。这就好比人体的五脏,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互尊重,相互扶助,这个社会才会越来越好。这是我的一点拙见,不知大家是否认可?
众人点头鼓掌。系统学家微笑退场。
5、系统学家走了,一位认知学家走出来
军人义务修建机场,是个事实。这个事实构成了当事人生命的记忆,因此他引以为豪。在这个当事人引以为豪的事件上,我们先听到了掌声,这是第一时间的心理冲动,是我们的社交本能。
然后我们听到了商人的情绪,接下来听到了道德学家的立场。此二者相互对立,并因对方存在而存在。
然后我们见到了事件的经济维度,并引出了事件的社会心理维度。此二者仍是个对立体,构成新的认知层级。
我们姑且不去论证这个故事的真假,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来看一下主导我们思维的一些因素。
由此我们知道,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第一反应是本能,第二反应是情绪,第三反应是立场,第四反应是利益,第五反应是兼顾他人的社会心理。第六反应是认识到前五步并无高低优劣之别,而是一个完整认知的五个组成。
社会问题的讨论,也是如此。当出现社会问题的讨论之时,你会清晰的看到五个层级:本能层、情绪层、立场层、利益层及社会心理层。很少有人能够观察到系统认知层,除非你处于更高认知层级。
下愚莫揣上智,处于本能阶段的人,因其视野闭塞,会以为所有人都在这个层级。会震惊于不同观点的出现,认为对方脑子有病。
处于情绪层的人,蔑视只有本能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泥陷激烈的情绪。处于立场层的,忧心忡忡,承受着隐恶扬善的焦虑。
处于利益层级的人,面对大量的本能公众、情绪公众及立场公众,有种众人皆蠢我独明智的飘然感,却不知自己陷入专业偏执。处于社会心理认知层的,格局放得开,眼光看得远,却未意识到自己虽然看到了全局,但并未跳出全局。纵然跳出全局,也仍在局中。
你也就知道你的认知判断,身边人的认知判断靠哪种思维去影响你的行动和身边人的行动。必须要见大通简,迎刃破局。犹如鹰隼飞于高空,俯瞰一个个社会与人生问题。
你会发现,许多问题不过是虚像,许多事情,不过是整体系统的有机组成。当你获得这种思维视角,许多所谓的人生困惑,就会霎时间豁然开朗。
《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辩证法正是系统科学的哲学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道德经》中的许多语句,闪耀着系统思维的火花,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石,下面我为大家举例述之。
1、非线性观点
《道德经》第7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道德经》第42章:“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道德经》第81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上述几段话都体现了非线性思维。
按照非线性观点,事物的因果关系常常不是单调的。遇事谦让,先人后己,反而会被别人推到前面;把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存性命。事物有时因受损而得益,有时因得益而受损。圣人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尽量把东西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这些都生动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非线性特征。
2、动态观点
《道德经》第23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骤雨,都是大自然这个系统的暂态,不具有稳定性,因而不能持久。
《道德经》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脚跟,是站不稳的;跨起大步,是走不远的。企者、跨者,都不具有稳定性。
《道德经》第16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归根,即复归其本来状态。静,即稳定。
老子认为,事物只有复归其本来状态,才能获得持久的稳定性。《道德经》一书反复论述的就是如何才能保持社会系统的稳定性。老子教人要向大自然学习,观察自然界是如何保持其恒久的稳定性的。老子的主张是人要无欲、无为、清静自然,这样就能保持个人和社会系统的稳定性。这就是老子的稳定性理论。
3、全过程观点
《道德经》第64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焉。”这段话深刻地反映了老子的过程整体观。
过程作为一种时间维中的系统,也有其整体性。过程整体性指在任一阶段中看不到的、只有整个过程才能呈现出来的系统特性。要把握过程系统的整体性,就必须具有全过程观点。
事件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认真对待,全力以赴,不能因为成功在望,就松懈下来,这样往往会导致功亏一篑。成功在望,只是说明已取得阶段性的成功,还不是完全的成功。必须像对待开始阶段那样,认真完成把事理过程的最后阶段,才能获得完全的成功。
4、自组织观点
《道德经》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第57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51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认为,事物均是自己按照规律运动的。老子主张无为,就是希望人们尊重事物的自组织能力,不要人为地干涉事物的运动过程。老子的劝诫对象主要是统治者。他认为,只要统治者不因自己的私欲和主观愿望而不断做出扰民的举动,社会系统就能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得很好。这是一种朴素的自组织观点。
5、演化观点
《道德经》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系统都是演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了宇宙这个巨系统的演化过程。
《道德经》第58章:“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祸、福相互依、伏,揭示了事物向对立面的演化。
《道德经》第30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从发展壮大,到衰老,到消亡,是不可抗拒的演化过程。
6、循环观点
《道德经》第25章:“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认为,宇宙处在一种大循环之中。“有物混成”是对宇宙初始状态的描述。“周行而不殆”,这“周”是圆圈,是循环的意思。“周行”就是循环运动,“周行不殆”就是循环运动生生不息。“道”之曰“大”、“远”、“逝”、“反”,是说“道”广大无边,周流不息地运动着,远离初态必复反,一逝一反就是一个“周行”即循环。
《道德经》第40章:“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第16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反者动之道”中的“反”字既可作“相反”讲,也可作“返回”讲。因此,这句话蕴涵了两重概念:相反对立和返本复初。这两个概念指示两种规律;前者是对立转化规律的概念基础,后者是循环运动规律的概念基础。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表明老子认为,循环运动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
7、混沌观点
《道德经》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德经》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老子的宇宙观是一种生成论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从眼前事物回溯到宇宙初始状态。老子认为宇宙初始状态是一种混沌状态。“有物混成”、“混而为一”,即是指混沌而言。混沌不等于混乱,在似乎混乱的表象下存在着多样、复杂、精致的结构和规律,是一种貌状无序的复杂有序,一种非平庸的有序,一种与平衡运动和周期运动本质不同的有序运动。
老子认为混沌中包含着“道”的规律运动,混沌中包含着信息(21章“其中有信”),而信息正是系统有序程度的表征。
8、模糊性观点
《道德经》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第21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处于恍惚窈冥之中,无物无状,不可致诘,表明“道”是一种模糊性的存在。对“道”这种模糊性的存在,是无法用语言来精确地作出完全确定的描述的,只能用“体悟”这种模糊的认知方式来处理。
本文总结: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犹如认知与思维的关系,对于世界来说,文化是相异的,犹如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所以,文化的本质是认知!
思维是认知的核心,人类文明一定是人类走向理性思维所带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文明是世界各地文化的共性,所以,文明的本质即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