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各种AI陪伴形式日益走入日常生活中。其中,AI伴侣开始成为青年人的时尚,“人机恋”即人与AI伴侣产生恋爱关系屡见不鲜,这对当代青年人的爱情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AI伴侣及其交互机制
1.AI伴侣的基本界定:AI伴侣的定义、类型与典型应用。充分关照当代青年中流行的AI伴侣。
2.AI伴侣的技术基础:情感计算原理。AI缺少情绪感受、情绪控制能力,不能真正“爱”上人。
3.AI伴侣的心理机制:伊利扎效应及其拟人论根源,结合当代青年的心理特点进行讨论。
二、人机恋及其新爱情观
人机恋与人人恋的区别,有什么特点?
人机恋催生的恋爱观可以归结为计算主义人机恋的新观念,有什么特点?
1.年轻人人机恋的特点
人机恋在年青人中发生的特点,人机恋与人人恋异同。
本质上说,人机恋属于:1)某种恋物癖;2)某种单恋;3)某种情感操纵(因为可以用程序控制AI对你的“爱”);4)一对一关系的瓦解(AI可以同时和许多人“恋爱”,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许多AI伴侣)。
人机恋是真正的恋爱吗?
2.人机恋催生新恋爱观
内容或特点是什么?比如,恋爱可以控制,爱情需要计算,谈爱必须充值,恋爱无关忠诚,爱与性不可分……其中,最重要的是所谓“机器人是爱情主体”的新观念。
3.爱情工具主义的兴起
回溯爱情观念史,一男恋一女的现代爱情观兴起时间并不长。在这之前,并不存在作为婚姻准备的爱情关系,婚姻被理解纯粹的财产经济联合体。从经济婚姻转向爱情婚姻,现代爱情观念才真正产生。
在以爱情为基础的现代婚姻中,情感被视为基础性、前提性的条件。此时,“爱情是一种牺牲”被人高倡,即以牺牲个人的自由、意志、主体性乃至资产为代价,实现所谓“灵与肉的交织”的现代爱情。
当AI成为爱情主体,人与AI被拉平至同一个地位。此时,永恒的超工具爱情下沉,继之而起的是作为工具的爱情。本质上,AI伴侣催生的是工具主义的爱情观,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计算理性在AI时代盛行的结果,要害在于“爱情是一种工具”。这是“科学人”的爱情观。
AI时代爱情仍在,但已经被解构,或者说被重新理解。作为牺牲的为TA爱情,被作为(情绪)价值(实际是功利,情绪价值本质上是功利)的为我爱情所取代。
三、AI伴侣的挑战与应对
1. AI伴侣的社会挑战
AI伴侣以及爱情工具主义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可能导致诸多问题,如加剧不爱不婚不育。
2.保卫爱情的价值理性
此即如何应对的理念层次,核心是防止青年爱情观失去珍贵性、意义感和超越性。
3.与AI伴侣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