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服务
以案释法|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2024-11-26 09:53

澄迈共青团

以案释法|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新时代 新青年 新作为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如何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让我们走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案件,

以案释法。



案情一




       案情回顾

      乙某带着未成年子女甲某1在小区内活动时,与隔壁小区居民因物业管理发生口角,争执过程被被告丁某拍摄记录。视频中,乙某的体貌特征清晰,未成年人甲某1未佩戴口罩,面部清晰。丁某未经原告许可,向他人发布上述视频。被告丙某因个人存在类似物业纠纷,在微信群中看到了剪辑、加工后的上述视频后(包含对甲某1父亲甲某2的负面文字评价),未核实即将视频转载到多个网络平台。甲某1、甲某2、乙某认为丁某和丙某的行为构成对甲某1、乙某肖像权、名誉权的侵害,构成对甲某2名誉权的侵害,因此要求丁某和丙某向三原告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等。

  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视频由丁某拍摄并向他人传播,视频内容系乙某与邻居在小区中的争执。但视频并未完整地反应客观事实,主要是针对乙某的贬损。同时,该视频中,乙某儿子甲某1的面部没有遮挡,完整地暴露在争议视频中,乙某的体貌特征清晰,因此,丁某的行为构成对甲某1、乙某肖像权的侵害。该视频内容还导致了乙某社会评价的降低,构成了对乙某名誉权的侵害。丙某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另外添加对甲某2负面评价的加工后视频,除侵害甲某1的肖像权,乙某的肖像权、名誉权外,还侵害了甲某2的名誉权。法院判决丁某向乙某和甲某1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丙某向三原告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一审判决作出后,各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以案说法

  处理纠纷应采取合理方式,特别是不得未经同意在互联网上传播未成年人肖像。未成年人尚处身心发育过程中,一方面,成年人在生活中处理争议时要尽可能避免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更要特别注意网络传播环境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扩大性、持续性伤害。法院提倡,社会公众应提升网络空间中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共同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案情二




       案情回顾

  沈某某是一名未满11周岁的小学生,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其父亲的手机号在某游戏公司运营的网络游戏注册账号,并使用其父亲的支付宝频繁充值,累计充值3万元,单次充值金额有高达648元的记录。沈某某的监护人认为,沈某某作为小学生,充值的金额和消费的行为已经超过其民事行为能力的范畴,应不产生效力,遂诉至法院,请求该游戏平台返还充值钱款。

  法院认为,沈某某作为未成年人做出的高额充值行为与身份、年龄和经济状况不相适应。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游戏平台账号实名认证形同虚设,违反了国家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要求。经广州互联网法院主持调解,游戏公司一次性向沈某某返还充值款项3万元。同时,广州互联网法院还向游戏公司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游戏公司严格执行实名认证注册制度,规范网络游戏服务,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不良行为。

以案说法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直播,超出其年龄、智力进行的非理性高额充值、“打赏”等问题需要高度重视。本案就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游戏公司发出司法建议书,促进游戏平台履行法定义务,强化社会责任,为公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网络环境。



案情三




       案情回顾

  2020年至2021年间,被告人黎某某、黎某(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经预谋后,在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能够解除网络游戏设置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虚假信息,利用他人提供的收款二维码收取钱款,诱骗未成年被害人使用家长手机扫码转账,骗取被害人钱款。截至案发,黎某某骗取钱款八万七千余元,黎某骗取钱款一万五千余元。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被告人黎某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黎某某、黎某作用较大,应认定为主犯。被告人以未成年人为作案目标实施诈骗,量刑时应酌情从重处罚。结合各被告人认罪认罚及退赃情况,最终判决被告人黎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被告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以案说法

  本案是一起依法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诈骗的典型案例。开发未成年人防沉迷、青少年模式等管理系统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本案被告人以解除网络游戏中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为幌子,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不仅侵害了他人合法财产权益,也破坏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屏障,对此人民法院在量刑时酌情予以从重处罚。



案情四




        案情回顾

  未成年人李某玩手机游戏时,在网络游戏平台上认识了某网友,该网友以免费赠送游戏“皮肤”引诱李某加QQ好友,又要求李某用成人微信扫二维码领取皮肤。李某以其母王某的微信扫码后,该网友以王某微信违法、需要解除风险否则上门抓人为借口,欺骗恐吓李某又添加某“警察”的QQ。犯罪嫌疑人假冒警察,通过会议视频,欺骗诱导李某用母亲的微信扫二维码,完成多笔付款,包括在本案被告电商平台某店铺中下单购买的一笔4000余元的电子礼品卡。后李某父母报警,公安机关已经刑事立案。李某的母亲王某认为被告平台对用户及店铺的管理不当造成其损失,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原告的财产损失。被告认为,原告的损失是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行为造成,被告作为电子商务平台,没有实施侵权行为,也履行了法定的对用户和商铺的注册审核义务,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导致王某财产损失的原因是其子李某被他人欺骗诱导,使用原告的账户为他人在被告经营的平台内某店铺购买可即时收货并用于充值消费的电子礼品卡进行扫码支付。从刑事案件立案情况看,现有证据无法证明被告及平台内店铺直接实施了侵害原告财产的行为。从被告履行对用户及平台内经营者义务的情况看,下单的用户完成了法定的注册程序,被告对平台内经营者的审核亦符合法律规定。原告之子下单支付的是即时送达的电子礼品卡,原告通知被告时,被告客观上已经无法及时阻断交易。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承担其子因遭受网络诈骗造成的财产损失,证据不足,于法无据,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审理过程中,被告表示已经对下单账号采取了相关措施,并愿意配合公安机关对相关账号的情况开展调查。

以案说法

  法官提醒,未成年人遭遇网络诈骗后,家长等监护人应当注意采取合法、适当的途径维护权益,及时保存证据,向公安机关报警。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对网络不良信息、不法分子、诈骗行为的识别能力。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别是未成年人用户较多的游戏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等,应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审核力度,对用户加强关于违法犯罪行为的提示,不断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力度。

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和理性消费,

避免未成年人主导纠纷,

学法时习之。







来源:青春红河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以案释法|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keair.bhha.com.cn/news/2007.html 
     文章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康宝晨移动站 http://keair.bhha.com.cn/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黄黑皮戴翡翠还是珍珠好看一点?两者如何搭配更合适?
黄黑皮戴翡翠还是珍珠好看一点?两者如何搭配更合适?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小姐姐发了一张照片,她戴着一条翡翠项链结果被评论说
普洱茶冻了会咋样?2025实测与省钱攻略,别再踩坑了!
口感变化:冰冻后的普洱茶口感有可能变得较为淡薄,香气减弱这是由于冰冻期间茶叶内部结构的变化致使的。水分结晶:冰冻期间茶叶中
濠江区召开全区教育系统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会
为切实做好教育系统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筑牢全区教育系统基孔肯雅热防控屏障,保障师生健康安全,8月7日下午,濠江区教育局联合
原创赵露思高调直播“带货”,被人民日报点名了
或许不少路人至今仍心存疑惑:当红演员赵露思为何暂别荧屏转战直播领域?她的直播间究竟有何魔力,竟能吸引如此庞大的观众群体?
拿着信用卡不还会怎么样,2025必看_信用卡逾期后果解析_避坑省钱攻略_实测核心价值与解决方案_让你损失减半真像曝光!
拿着信用卡不还会怎么样,2025必看_信用卡逾期后果解析_避坑省钱攻略_实测核心价值与解决方案_让你损失减半真像曝光!最近朋友小
阳泉到厦门曾厝埯团体旅游_2025必看攻略_省钱避坑指南
阳泉到厦门曾厝埯团体旅游_2025必看攻略_省钱避坑指南遇到交通难题?90%的人都做错了!
原创王思聪对前女友太好了!甜仇离婚发信息慰问,现身直播间刷火箭。
最近,王思聪的线上活动频繁,宛若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几年前,他似乎选择了隐退,常常出现在日本、欧洲等地与女友的游玩场景中
原创媒体无视广州球迷真情,荒谬指责对足球文化误解
一家媒体以“足球教师爷”的姿态指责广州球迷抵制某队是不懂足球文化,这一论调引起了中国足坛的强烈反应。该媒体质问球迷究竟忠
小花钱包逾期还款难?2025最新避坑省钱攻略,解密协商秘籍必看!
小花钱包逾期还款难?2025最新避坑省钱攻略,解密协商秘籍必看!你是不是也这样? 一到月底就紧张银行卡余额像被吸走一样,小花
“隐语”开源社区扩容:将融合六大技术路线 推动产业应用
【TechWeb】8月14日消息,隐语“可信隐私计算开源社区”在三周年之际宣布升级:由“可信隐私计算开源社区”扩容为“隐语·数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