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20项民生工程交出亮眼成绩单
10项工程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刘英、李政)建立“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6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16.7%;组织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1238场,完成全年任务的129.2%……从廊坊市发改委获悉,截至7月底,该市20项民生工程中已有10项民生工程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余10项工程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keair.bhha.com.cn/file/upload/202508/13/104049612.jpg" />
5月30日,在廊坊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宝妈岗”专场招聘会上,企业招聘人员为求职者提供咨询。丁金影摄
今年以来,廊坊市把20项民生工程作为该市民生工作的主题主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发力,围绕医疗健康、老幼关爱、教育提质、文体繁荣、交通畅联等关键民生领域,不断加大各项民生工程推进力度,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廊坊市开展了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目前,21个标准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已全部完工,已培训养老护理员300人;已对18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改造,完成全年任务的100.6%。同时,该市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和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工程,今年以来,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完成全年任务的100%,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80.3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04.3%。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keair.bhha.com.cn/file/upload/202508/13/104049202.jpg" />
近日,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举办教学交流活动。图为科创融合课程展示现场。高海军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廊坊市积极发展就业促进工程,优化就业环境,持续推进全市零工市场规范建设工作,1-7月份,开展创业服务23774人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3398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79.2%和81%。“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建立“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7个、选树五星级“河北福嫂”23人、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乡村)活动403场,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农村物流服务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简称“客货邮”)融合发展,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今年以来,通过客车代运邮快件总量超11万件,同比增长76%,三河、固安、霸州各新增1条客货邮合作线路,全市新增客货邮站点18个。固安县正在创建“城乡公交+农村物流+邮政快递”服务品牌,已进入材料申报阶段。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keair.bhha.com.cn/file/upload/202508/13/104050762.jpg" />
廊坊市文艺界学雷锋文艺志愿惠民演出在广阳区群众艺术馆剧场举行。孙宝宇摄
为有效解决居民“看病难”“买药难”等问题,廊坊市开展了就医购药便民服务工程。目前,28家已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中,26家已将预约挂号端口接入“河北智慧健康”平台,实现患者在手机端预约挂号一网通办,另外两家正在维护后台信息,即将接入。全市7家三级定点医疗机构、35家公立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正式开通运行“一码付”,全部完成医保码“一码付”建设。
“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确保所有工程10月底前基本完成,12月底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廊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正就2026年民生工程深入开展调研,问需于民,科学论证,确保民生工程更贴民心、更合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