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主摄用23-28mm的等效焦段小广角,是因为一来尺寸上控制的会更好控制。这个焦距本身结构相对简单。一来,它用较少的镜片和材料就能够实现这个焦段的焦距。其次它的透镜也可以做的比较小,小型化对于手机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最初其实是没多少可选项。长焦镜头长什么样大家都看过吧。各家的差不多定位,差不多用料(这一点很重要,要是堆起料,都像健身马一样,哪个焦段都能够做出“巨炮”来)的镜头系列里,135>85>50>35>28是几乎肯定的。
事实上各家的饼干头也有很多都出自28mm。
虽然后面也有设计简单的焦段,但是还有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它来适应性更广。努比亚也是没办法,主流的市场里没有它的市场地位,就不得不另辟蹊径,主打一个差异化。加分多少不好说,但起码我认为它销量不好,锅肯定不是35mm焦段的(当然也肯定不是它全面屏的)。
手机作为日常随身的拍摄设备,大家还是更习惯于打开相机的时候,是“打开即所见”,对于很多普通的手机用户来说,其实大家并没有掌握那么多摄影技巧,有的人可能天赋好,会自然的懂的利用广角拉拉腿,用长焦拍出个虚化,但是更多的需求是,当我打开手机的时候,我的摄像头拍到的就和我眼睛看到的类似。
虽然常说50mm是最接近人眼的焦距(虽然这个也有争议,但是重点不在这),但这个仅限于焦距,但其实人眼的可视角度比50mm大。实际进入眼球的视野也比50mm要宽很多,只是专注的焦点接近50mm。
所以当手机真的用50mm及以上为主摄的时候,就会逐渐有一种“掏出望远镜”拍照的感觉。35mm应该就是这个感受的极限了。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有一种打开以后视角变窄的感觉,从而会有排斥感。
中焦到长焦不行,那广角呢?
广角虽然拍摄的冲击力强,但毕竟型变太大,所以超广角也得被pass。这一点你从各家在主摄长焦广角的选择上都看得出来。通常主摄是小广角的23-28mm,第二大的一般是长焦,最小的CMOS往往用在超广角上。
而除了超广角之外,剩下的范围其实就已经比较窄了。那么在控制形变的情况下,目前主流的这些焦段就呼之欲出了。所以这就奠定了大体上一个主摄小广角,再按需求去切换超广、长焦的设定。
事实上题主你提到的这些焦段,在影像旗舰们整体都在提高多摄的拍照质量的时候,它们就派上了用场。
比如在X100 Pro上,切换到人像模式,就能够看到,5个标定好的焦距可选,分别是24mm、35mm、50mm、85mm、100mm。
这些焦段之所以经典并不是说51mm不行,50mm可以,又或者是86mm不行,一定要85,只是说这几个区隔明显的焦距更能够有明确区别的虚化、压缩感。所以有了这些整数的数字。
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