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好好的
New Life
导演: 董宏杰
编剧: 薛晓路
主演: 张子枫 / 王景春 / 塔塔 / 张子贤 / 王骁 / 张佳宁 / 杨恩又 / 陆思宇 / 李晓川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片长: 124分钟

电影整体质量尚可,节奏啊表演啊都执行得不错。但故事总有种难以名状的古怪,特别是对于非宠物饲养者观众而言,共情难度有点大。
简单总结这是一部关于“宠物入殓师”的电影,看这个定位就知道,这个电影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搞复杂了。这里面既有关于生死的讨论,也关注人和宠物的关系,还有家庭和父女和解,些许女性主义,林林总总,要讲清一条线都不容易,更别说混杂一起。

电影的叙事带有浓重的宠物主视角,很多情感自然接入,普通观众看来就很难共情。比如一开始为了给妈妈买“海景墓”,以至要放弃读重点大学;后来又因为要给宠物治病,又放弃买“海景墓”,这价值排序某种程度上或许成立,但并不符合一般人的生活逻辑,就很难让那些无宠物的观众认同。
相比欧美传统悠久的宠物文化,比如影视剧一般不杀猫狗(要么就是为一条狗杀翻一堆人),视宠物为与人平等的伙伴,国内显然没有这样的普遍认知。依然有不少人认为,“人”必须优先猫狗,或者动物普遍平权而非宠物更高。某些地方,还有食用狗肉的传统和文化,你说他们怎么办,将宠物人格化后,让他们承认自己吃同类吗?不太现实。更别说,那些害怕猫狗的人群了。

那又该怎么看待宠物葬礼仪式呢?电影里拍摄方法几乎完全复制了“入殓师”的情绪和基调,比人的葬礼更有仪式感,这在国内的社会环境下是违和的,更像是小众人群的自我感动。
这就像那些对着宠物喊儿子女儿的主人,我当然相信宠物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情绪价值和陪伴,甚至超越于人。但那感情是个体的、私人的、封闭的,很难通用在人与人之间,你可以感动可以投入,但不能去要求别人也共情,它不是父母亲情或爱人恋情,它并不完全普适。

这部电影如果定位在宠物友好人群,那么这么拍是没有问题的,大家跟着可爱的狗狗有哭有笑,逻辑上也不会有任何卡顿。但如果它定位于大众娱乐,则依然还没有处理好如何说服普通观众。比如张子枫拉着活呢,看到路边有死去的猫,直接就停车去给猫做葬礼,是真正的葬礼,无害化处理还有骨灰盒那种,还不是路边挖个坑埋了。女主角的背景还是家里经济紧张,为给妈妈买海景墓大学都不念了,但她有余力给小动物花钱。你可以脑补很多心路历程证明她选择的合理性,但电影交待得很粗线条,甚至是一带而过。

电影另一个问题是苦情路线走得太明显了,生离死别一茬接一茬,配乐也是不鸣自悲,为的就是要观众掉眼泪。你说这生活苦吧,电影除了父女俩嘴里念叨,真没怎么拍出苦来,女主角那些心念念要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普通观众觉得非做不行的,可能编剧自己也没什么信心,只能把韩式催泪那套都用起来,不求感动,但求官能刺激,观众眼眶湿了就算赢。
好在演员演得很好,特别是张子枫和王景春的对手戏,表演完全超越剧本了,才没有让角色们变得矫情和讨厌。这要换个没演技的流量小花,下场直接就一秒变身恶搞视频,还做不到萌宠的天真可爱,那可真是“狗都不如”了。

E
这是“吃电影”2025年第13篇观后感
吃电影
生活只是听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