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内卷”之下,快递共配路在何方?
2025-04-07 18:23

“内卷”之下,快递共配路在何方?

(2025年第7期)


继2023年苏州吴江的快递共配停摆,2024年浙江嘉善的快递共配陷入困境之后,今年又有两地的快递共配“爆雷”。


2月,成都金牛区的中通、圆通和韵达三家共配公司因经营不善,造成网络和相关区域派件异常;3月,有网友发视频称,福州市永泰县的中通、申通、圆通、韵达、极兔五家快递公司停运导致大量包裹积压。福州市邮政管理局回应称,这几家快递公司由同一家运营商负责运营,停运可能是欠薪造成的。


从政策层面上看,快递共配是国家鼓励的模式。早在2018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快递末端集约化服务。鼓励快递企业开展投递服务合作,建设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开展联收联投。”


通过整合不同快递品牌,实现网点、设备和人力等资源集约利用,以提升末端派送效率和降低营运成本。这是快递基层网点响应政策号召,开展快递共配的初衷之一。


尤其是近几年,快递价格战仍没有止戈的迹象。今年2月,顺丰、圆通、韵达和申通的单票收入持续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1.86%、8.27%、14.85%和9.33%。快递共配是加盟商们在生存压力下的抱团取暖之举。


然而,这种政策和市场共同驱动之下兴起的快递末端经营模式,为何频遭“滑铁卢”?


首先,快递总部的态度。共配模式的目的是末端的降本增效,这本应是快递总部乐见和倡导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快递总部近来年要求品牌独立性,共配模式模糊了品牌,不太符合自身对业务量和服务模式的追求。特别是共配加盟商一旦爆雷,所有参与其中的快递品牌都将受到波及,导致区域网络动荡,增加了“一损俱损”的风险。因此,多家快递总部在调高参与共配加盟商的考核指标的同时,还降低了派费标准。


其次,利益分配。目前,共配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股权合作模式(参与各方成立股东会,把各方投入的资源折算成股份)、第三方运营模式(各方共同组建一家第三方公司,独立运营)和买断经营模式(资金实力雄厚的一方买断公司所有权和运营权)。


无论哪一种模式均涉及到利润分配的问题。各方是由于竞争压力走到一起,但是不同快递品牌的业务量参差不齐,会造成各方收入差异。这极易导致利益冲突。


第三,运营和管理。不同快递品牌的运营模式、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存在差异,如进出港时间、签收率和签收时间、处罚力度和派费标准等,这是快递共配的又一难题。


目前,共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少障碍,但是仍有不小的市场。有数据显示,2023年年底,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已经有近一半区域探索了不同形式的快递共配模式。这有政策引导的因素,“增量不增收”的“内卷”困境也是快递共配热度不减的一大原因。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内卷”之下,快递共配路在何方?】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keair.bhha.com.cn/quote/11067.html 
     动态      相关文章      文章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康宝晨移动站 http://keair.bhha.com.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