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单位几十年来的照片档案,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过近代以来公路发展的历史……
这些照片里,大部分是泥结碎石路养护、水泥路修建、柏油马路铺筑、1998年水毁抢险一线及历年职代会留影。在众多的照片档案中,一张拍摄于2017年的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与别的照片相比它拍摄年代算不上久远,照片的主题是“桥”,也很常见,但内容却独一无二,照片上属于不同时代的四座结构不一样的桥梁并排而列,我称它们为“四世同堂”。一起翻阅照片档案的老同事指着照片上老桥附近的两个石墩更正我的说法“六冲河上总共有五座桥,这里原来还有一座老桥,它算是这四座桥的鼻祖”。六冲河上五座桥梁像一部编年体史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载着每一代人的记忆,延续历史脉络,展现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七星关大桥五桥同框
七星关大桥的迭代更新
赫章地处乌蒙山腹地,山峦重叠、河流纵横,“地无三尺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桥的出现,贯通交通干线,为河岸两边、山里人们提供了与外界沟通交流的通道。
七星关大桥(吴璟 摄)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有一座桥梁还在修建中,它是目前赫章公路管理段管养的最大桥梁——七星关大桥。七星关大桥位于G326线(秀河线)K635+149段,横跨七星河(乌江支流六冲河),连接河岸两边的杨家湾镇七星村与平山镇江南村,是近代以来在六冲河上修建的第五座桥。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道326线改线,加之对江村与七星村属夹岩水库淹没区,水面上升,影响桥梁通行安全,故2016年在原七星关大桥的旁边修建这座高度更高、跨度更长的桥。该桥系钢筋混凝连续钢构桥,双柱式桥墩,桥长227.5米,桥面全宽12米,于2017年10月建成通车。
在六冲河上游,距离326国道上的七星关大桥直线距离约300米,是毕威高速公路上的“七星关特大桥”,也是七星河上的第四座桥,它与七星关大桥遥相辉映,伫立于河岸之上,峰峦之间,连接七星关、赫章两区县,双向四车道,全长865.4米,墩高最高为122.5米的高速公路混凝土大桥,2013年6月29日正式通车,毕威高速缩短了赫章到毕节的距离,打通了赫章经济发展的主动脉。
第三座是钢筋混凝土拱桥,是六冲河上千禧年后修建的第一座桥,桥梁位于现七星关大桥旁,于2005年11月建成通车,此桥修建彻底扭转梅雨季节洪水对七星关桥梁威胁的历史,使当地交通发生质的飞跃,为当地经济社会带来发展新机遇。桥梁施工技艺超前,是当时全国采用贝雷钢桁拱架施工跨径最大的一座拱桥,跨越深80米的沟谷,全长193.52米,为大跨度长虹式钢混桥,在2021年12月28日夹岩水库开始蓄水前,出于安全方面考量,对此桥进行拆除。
七星关老桥
第二座是石拱桥,使用时间接近六十年,是截至目前六冲河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桥。1964年由四川省交通厅组织力量对川滇东路赤杉段毕节、赫章县境路段择重拓宽降坡改弯,在原石礅钢架桥旧址下游几十米处,重建七星关大桥,1966年5月建成完工,桥梁结构仿隋代河北赵州桥,系坦弧敞肩单孔石拱桥,桥洞像一张弓,桥面平坦,桥长50米,宽6米。2022年初,夹岩水库蓄水,河面水位上升,石拱桥被淹没。几十年来,七星关石拱桥经受了无数次洪水冲击,车马重压及风化腐蚀等考验,仍然比较完整地保持着桥基、桥身的原有结构,静静挺立在六冲河上。
第一座是石礅钢架桥。为抗日战争运输需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3月,贵州省政府成立“川滇公路贵州赤威总段工程处”赶修“史迪威公路”延伸线——“川滇东路赤威段”,经过1.4万多名筑路工的共同努力,历时8个月,于当年11月10日宣告抢修疏通。
抢通后的川滇东路与先前修通的滇缅公路、滇黔公路在抗战时期连接起来,成为当时从国外运进盟国援华军事、经济物资,从国内运出外贸物资的我国唯一的出海通道和国际交通运输线,被誉为抗日战争的“输血线”“生命线”和“钢铁运输线”,对抗战贡献极大。
1938年修建的川滇东路赤威段,包括桥梁16座,七星关石礅钢架桥就是初建于此次工程中。解放后,对赤杉段进行多次整修改建,1950年前先后抢修七星关桥两次,1953年又先后采取以工代赈,发动群众,整修桥涵。1957年六冲河洪水爆发,冲毁桥梁,只剩下两岸的石墩,如今完全淹没于河面之下。
七星关大桥,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托举起隔河相望的两岸人民梦想。
道路通,百业兴,日子红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一代又一代公路人冲破地理阻隔,连接山海,拉近时空距离,让天堑变通途,一条条公路成为群众的出山路、产业路、绿色路、旅游路,更成为奔向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赫章辖区范围内G326线是赫章与外界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一头连接七星关区,一头连接威宁县,从七星关大桥出发到威宁交界,依次途经平山、野马川、七家湾街道、水塘乡、妈姑镇5个乡镇街道,为赫章特色经济发展打开局面。
G326线沿线产业兴旺(武洪江 摄)
“交通线”成为“产业线”,农产品销路更广。赫章素有“樱桃之乡”的美誉,平山和野马川的樱桃更是远近闻名,平山镇江南村是赫章樱桃成熟最早的地方,野马川是全县樱桃种植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乡镇,每年“五一”期间,“樱桃节”在野马川举行,省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现场热闹非凡,樱桃树成为致富树。“樱桃营养丰富,采摘后保存时间较短,以前交通不方便,运输时间长,成熟的樱桃很难卖出去,现在路变好了,许多外地商家每天上门收购樱桃,摘了就能卖出去,一点不愁销路。”樱桃种植户欣喜地说。
此外,赫章还有另一张名片——中国核桃之乡,这可不是浪得虚名,赫章核桃壳薄、仁满、色匀、肉香、油足。核桃发展产业链完整,成熟的鲜核桃直接卖,晾晒干的核桃可以制作核桃乳、核桃糖和核桃油,赫章最大的核桃乳制作工厂贵州赫之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坐落于G326沿线野马川镇,沿线各个乡镇均有制作销售核桃糖的个体户,核桃制品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各省市。
G326线蜿蜒过境(武洪江 摄)
“交通线”变为“风景线”,促进旅游业全域发展。初春,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驱车行驶在326国道赫章县平山至野马川段,两侧成片的樱桃花尽情绽放,一路繁花相送,恍若闯进了鲜花长廊。有游客特地驱车前来赏花,途经的司乘人员也会停下车来拍照。夏季,位于赫章县境内G326沿线,由相距40公里的G326线K689+800-K691+400段水塘森林公园和G326线K645-K648段平山森林公园两个景区组成的赫章夜郎国家森林公园,成为许多游客理想自驾游的旅游避暑胜地。赫章夜郎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高原峡谷区,林木茂盛,总面积47.33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米-3000米,森林覆盖面积高达88.8%,空气清新,气温适宜,微风吹拂。
“在326国道上开车相当于一场自驾游,推窗就是景。”行驶在赫章境内公路上,山峦起伏、松柏苍苍、农舍良田映入眼帘,这条藏在深山的大道串联成路畅、景美、人和的最美国道。
G326线沿线风光(武洪江 摄)
“交通线”变为“连心线”,群众出行更便捷。近十年以来,G326线经过多次修缮,2016年七星河至赫章城关、钻天坡至威宁县老鸦营实施公路改扩建工程,公路等级由原来的三级公路提升为二级公路,路线设计上切弯取直,公路线形更流畅,总里程也得到缩短,让群众出行少走“弯路”;2023年赫章城关至水塘实施路面改造工程,改造升级后的路面宽阔平坦、标线整齐清晰,告别了此前坑洼、沉陷等旧貌,驾驶起来非常流畅,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据家里的长辈说“以前赫章到毕节读书要走两天才到,工作后坐车去也得花上四个小时左右,还是现在方便,走高速四十分钟就到,即使走国道慢一点两小时也能到。”